• 人物篇

黎锦熙

 

黎锦熙,字劭西,湖南湘潭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教务长、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与黎锦熙还多有往来,特别是解放初期,毛泽东经常一个人跑到黎锦熙家聊天,因为和他聊天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收获。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第二和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1919年9月
教育部派本部参事邓萃英,视学李步青、钱家治、彭世芳,编审员陈衡恪、舒翰祥、黎锦熙,部中张远荫等随时视察北京高师、北京女子高师各校附属小学,并参加各校教授研究会共同研究。
1923年12月
“国语统一筹备会”组织成立“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黎锦熙、钱玄同等11人为委员。同年,黎锦熙首创并领导国语统一筹备会设立国语辞典编纂处。
1924年10月
黎锦熙在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新著国语文法》,这是他在借鉴了J.C.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并继承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基础上,为探索白话文规律而撰写的第一部有创造性、有影响的现代汉语(白话文)语法著作,被学者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鸣钟之一”。
1925年9月
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组织语音学团体“数人会”,我校钱玄同、黎锦熙均为会员,开始研究“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1925年12月
钱玄同、黎锦熙等创办《国语周刊》(作为《京报》副刊之一),提倡“丰富的、美丽的、新鲜的、自然的”民间文艺。
1926年10月
《世界日报》刊载:国立女子学院师范大学部(即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聘请傅铜为教务长兼哲学教育系主任、艾华为事务长、林元乔为训育处主任、翁礼涵为秘书监文牍主任、黎锦熙为国文系主任、白眉初为史地系主任、林秉乾为数理化系主任、王文培为外国语系主任,并函聘屠孝实、林砺儒、王谟、陈衡哲、谢冰心等为教授。
1926年11月
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在北京召开,黎锦熙作了题为《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宣言》的长篇演讲。这次大会通过了“数人会”拟定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后来由国语统一筹备会两次公布。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人决定北京音为国语标准音,这项成果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为推行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之一。同年,黎锦熙创编的中英文对照的《国语四千年变化潮流图》作为当年举办的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中国教育陈列品之一,获该博览会颁发之奖状与奖章。黎锦熙还撰著了《国语文法例解详解》一书(中华书局出版),以著名女作家冰心的早期散文《笑》为文本,用“图解法”对汉语语法进行了清晰的解释。
1927年1月
女师大评议会召开成立大会。毛邦伟、艾华、吴筱明、张敬虞、黎锦熙、白眉初、王文培、傅铜、刘吴卓生等9人为评议员。
1927年8月
京师大学校女子第一部聘定国文、理化、外国文、史地、预科各系主任,分别为:黎锦熙、杨立奎、王文培、白眉初、艾华。
1928年11月
北平国立九校与俄文法政专校、天津北洋大学、保定河北大学合并为国立北平大学,改组为11个学院和5个附小。李煜瀛为校长,李书华为副校长。我校改称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聘黎锦熙为院长,旋辞职,并请林砺儒、李顺卿、曾绍舆为临时院务委员会委员,林砺儒为主席。后改聘张贻惠为院长。女师大改称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李书华代理院长。附属中学、小学、蒙养园又改隶北平大学,继续聘任林砺儒为附属中学主任,韩定生为附属小学主任,欧阳晓澜为附属女子中学主任,孙世庆为附属女子小学主任,另聘李光华为附属蒙养园主任。
1930年5月
女师院聘国文系主任黎锦熙、高步瀛,史地系主任王桐龄,外文系主任王文培,教育系主任杨荫庆为研究所委员会委员,所长为徐炳昶,副所长为黎锦熙。
1930年6月
女师院研究所召开成立大会,研究所宗旨为“提高本院毕业生之程度,及增进对于学术界、教育界之贡献”。徐炳昶、黎锦熙分别介绍研究所筹备经过和组成情况。研究所成立后,召开第一次全体研究会议,通过《研究所分组研究细则》,决定暂依下列八组“进行研究事业”:(1)工具之学;(2)语言文字学;(3)史学;(4)地学;(5)哲学;(6)教育学;(7)文学;(8)民俗学。各组之下又分若干细目,如语言文字学下分形音义、文法、语根、国语、土语、学史、译语、词典、译述等,教育学下分目的及原理、学制、学校、课程、教学法、学生生活、关于儿童的研究、译述等。
1931年7月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正式合组,分设教育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教育学院开设教育系、体育系,文学院开设国文系、外国文学系、历史系、社会科学系,理学院开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理系。教育学院、理学院及办公处设在和平门外的南新华街,即原第一部旧址,文学院设在宣武门内的石驸马大街,即原第二部及研究所旧址。李建勋、黎锦熙、刘拓分别担任三个学院的院长,聘请李建勋、袁敦礼、钱玄同、罗昌、黄文山、赵进义、文元模、刘拓、李顺卿、王谟等教授分别担任教育、体育、国文、英文(外文)、社会学科(社会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系的系主任(历史系主任暂时空缺)。将原北平女子师范学院研究所改为研究院,先设置历史科学门和教育科学门,地址设在师大原址,聘请黎锦熙、钱玄同、李建勋、刘拓、李顺卿、程廼颐、傅铜、朱希祖等教授为研究委员会委员,研究院院长由校长兼任。原有两校的图书馆同时合并组建为一个馆,聘请陆华深为馆长,在教育学院和理学院校区内设总馆,文学院校区内设分馆。原第一院附属中学,改称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校,男女生兼招,男女生同校不同班;原第二院附属中学,改称附属中学北校,基于历史传统,仍专招收女生。原第一院附属小学,改称第一附属小学;原第二院附属小学,改称第二附属小学。原第二院附属蒙养园改称幼稚园。
1931年7月
校长发布布告,内容是:聘定文学院院长为黎锦熙、理学院院长为刘拓、教育学院院长为李建勋。因教育系主任邱椿辞职,由李建勋兼教育系主任;化学系主任张贻同辞职,由刘拓兼化学系主任。
1931年8月
校长徐炳昶聘请李顺卿、李建勋、刘拓、黎锦熙、钱玄同、高步瀛、陆懋德、朱希祖、邱椿、傅铜等人为研究院委员会委员,徐炳昶兼任院长,黎锦熙担任副院长,李建勋担任教育科学门主任,钱玄同为历史科学门主任。所有委员皆为名誉职,副院长、门主任均不支薪,只是减免上课工作量2小时。
1931年9月
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李煜瀛发表关于和平救灾的讲演,徐炳昶在典礼上说明校务进行情况,李建勋讲解教育为必修科目的学分情况及研究院的发展,黎锦熙说明师大与其他大学的区别,刘拓演说理学院的前景。
1931年9月
社会学系主任由黎锦熙代理,许德珩协助,潘怀素任教授。
1931年11月
因徐炳昶请辞后返平不到校,校务会议召开紧急决议,挽留徐炳昶,决议:派代表李建勋、刘拓、黎锦熙及李顺卿持函到徐宅慰问,恳请即到校;同时致电教育部速谋解决办法。教育部致电徐炳昶,表示即催拨经费,请其“毋得固辞为要。”
1931年12月
李顺卿、李建勋、刘拓、黎锦熙、孙廷莹、王士偘发告学生书、致教职员函、致各课系函,声明解除校务会议维持责任,等候教育部解决,同时以教授身份到校上课。
1932年7月
教务长李顺卿、教育学院院长李建勋、理学院院长刘拓、文学院院长黎锦熙、研究院主任钱玄同到校复职。
1932年7月
校务整理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李蒸、李顺卿、柯政和、袁敦礼、赵进义、刘拓、黎锦熙、张贻惠、陆懋德、李建勋、罗昌、刘玉峰、易价等作为委员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务整理委员会简章》,草拟《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理计划书》。 《计划书》提出了整理的方针和原则:今后的师大,要“充分表现师大之特性,即师大之组织、课程、训育、教法等,必与其他大学显有不同”,同时要“保持其固有之精神”。师大办学的目的是:“(1)造就中等学校良好师资;(2)造就行政人才;(3)培养教育学术专家。”在训育方面,“力求训练之严格,以养成整肃勤朴之学风,庶能奉公守法,以身作则”。在教法方面,“教学法力求理论与实际之联合”,“学术科教员,应随时指示学生,注意中等学校之教材与教法”。 学校把研究院仍改称研究所,其任务是:“(1)研究教育实际问题;(2)培养教育学术专家;(3)研究高深教育学术及有关教育之专门学术;(4)为其他大学毕业有志教育事业者,施以短期间训练。”研究所章程去掉(3)、(4)两项任务,另以“归集整理并编纂各科教材”作为第三项任务。 全校的整理分教务、训育、事务三个方面进行。
1932年8月
校务整理委员会开会,决议成立教务委员会、训育委员会和事务委员会,教务委员会由李顺卿、李建勋、黎锦熙、刘拓、钱玄同、赵进义、刘玉峰组成,训育委员会由李蒸、黎锦熙、李顺卿、李建勋、刘拓、马哲民、罗昌组成,事务委员会由袁敦礼、李顺卿、张贻惠、陆懋德、柯政和、易价组成;制订整理方针及办学目的为培养和造就中等学校的良好教师、教育行政人才、教育学术专家;学校组织原则必须突出师大特性;讨论学校组织、各系课程、学校预算等问题。
1932年10月
钱玄同、黎锦熙撰写《师大研究院历史科学门一年之经过及今后“教材篡辑工作”之计划》。
1932年11月
黎锦熙、常道直、李建勋对教育部意图变更学校组织问题分别发表谈话,阐述师范教育的重要,认为学制关系全国教育命脉,要充分发挥师大的精神和它的特性。
1932年11月
教授会召开紧急会议,议决内容是:(1)通过教授会大纲,其宗旨为“敦睦友谊,研究教育”。(2)呈文教育部,反对改变学校组织,说明学校存在的必要:中等师资、中等师范师资特别训练的必要,师大课程与其他大学同等,但性质绝对不同,以及造就教育环境,延长训练时间的重要等(呈文推举刘拓、杨立奎、袁敦礼负责起草)。(3)发起组织师范教育研究会,选举常道直、邱椿、潘企莘、杨立奎、刘雪崖、赵希三、刘拓、黎锦熙、李建勋为委员。(4)指定委员收集国外师资材料,准备文章用。
1932年11月
我校教授王桐龄、李建勋、邱椿、马哲民、钱玄同、黎锦熙等38人为中央停办师大一事向教育部长呈文,列举五项理由,说明师大学制不能更改,指出师范大学具有特殊任务,是普通大学所不能代替的。
1932年12月
教育部公布由钱玄同主持修订和审定,有黎锦熙、白涤洲参加意见的《国音常用字汇》,计9920字,加上异体异音,共12220字,对国语运动已往成就的总结、继承和今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933年1月
黎锦熙为《师大月刊》第2期(文学院专号)撰写《文学院概况》。
1933年3月
学校布告社会学系结束。该系共有4班,学生50余人,除四年级毕业外,尚有30余学生可转入他系或他校。同时布告因马哲民被捕,社会学系主任由黎锦熙代理。
1933年3月
学校召开课程标准委员会会议,决议内容为:由黎锦熙、刘拓分别审查中学师范文理科课程标准。该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李蒸、李建勋、黎锦熙、刘拓、袁敦礼、康绍言、徐金湶等7人组成。
1933年6月
学校召开校务教务联席会议,决议内容为:12日起放暑假;筹备设立特种师范班及实用艺术专修科,下学期先设音乐组;组织修订学则委员会,委员为李建勋、黎锦熙、刘拓、张贻惠、袁敦礼、康绍言、易价。
1933年7月
教育研究所召开会议,李建勋、黎锦熙分别报告工作情况。
1934年1月
暑期教育讲习会筹委会召开会议,常道直、李建勋、黄仲诚、袁敦礼、刘拓、黎锦熙、李飞生、赵希三、易价等参加会议,讨论讲习会筹备等工作。
1934年2月
学校参加平津国立院校教联会代表为李建勋、刘拓、黎锦熙、杨立奎、常道直、易价、汪如川、袁敦礼、钱玄同。
1934年5月
教育部令中央、武汉师大、北平师大设立教育研究所。师大将研究所扩大,组织调整后由李建勋负责教育问题研究和研究生指导,常道直负责教材编纂,其中文科由黎锦熙任组长,理科由刘拓任组长。
1934年9月
学校召开新生谈话会,李蒸介绍学校状况,希望学生认清师大特性和使命等,常道直、李建勋、黎锦熙、刘拓发表演说。
1934年10月
预算委员会将开会讨论本学期预算,委员为:常道直、李建勋、黎锦熙、刘拓、易价、汪如川、高鸿图。
1934年10月
教育研究会确定本年度研究题目为“国民教育问题”,黎锦熙为导师,王兰荫为干事,黄现璠、周国亭为助理。
1934年11月
学校聘定国语辩论会评委,名单为:李建勋、黎锦熙、刘拓、李飞生、包明钤、杨立奎。正反方组成。
1934年11月
国语促进会为白涤洲举行追悼会,黎锦熙主持并演讲其生平,钱玄同总结白涤洲在文字学、语音学和方言研究的贡献。
1934年11月
学校各委员会组成名单如下: 校务委员会委员:李蒸、常道直、李建勋、黎锦熙、刘拓、袁敦礼、钱玄同、杨宗翰、李飞生、赵进义、杨立奎、刘玉峰、高步瀛、文元模、郭毓彬。 教务会议委员:常道直、李蒸、李建勋、黎锦熙、刘拓、袁敦礼、钱玄同、杨宗翰、李飞生、赵进义、杨立奎、刘玉峰、郭毓彬。 事务会议委员:汪如川、康绍言、何日章、韩导之、佟学海、张国嶙、陈兆蘅、高鸿图、贾魁。 军训委员会委员:常道直、李蒸、李建勋、黎锦熙、刘拓、康绍言、杨立奎、罗自强、程守钧、文治球。 图书委员会委员:李蒸、汪如川、李建勋、赵进义、袁敦礼、刘拓、刘玉峰、钱玄同、常道直、黎锦熙、何日章。 预算委员会委员:常道直、李建勋、黎锦熙、刘拓、易价、汪如川、高鸿图。 卫生委员会委员:袁敦礼、方颐积、聂玉蟾、李文铭、方石珊、李建勋、汪如川、卢永春、徐金湶、孙廷莹、孙世庆、焦真。 课程标准委员会委员:李蒸、常道直、李建勋、黎锦熙、刘拓、袁敦礼、徐金湶。 修订学则委员会委员:常道直、李建勋、黎锦熙、刘拓、袁敦礼、杨立奎、康绍言、易价。 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常道直、李建勋、黎锦熙、刘拓、袁敦礼、杨立奎、汪如川。 仪器购置委员会委员:常道直、刘拓、杨立奎、郭毓彬、刘玉峰、汪如川、程克敬。 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委员:李蒸、常道直、李建勋、黎锦熙、刘拓、袁敦礼、钱玄同、杨宗翰、李飞生、赵进义、杨立奎、易价、张国嶙、熊梦飞、董守义、程守钧。
1935年1月
我校改选平津国立院校教职员联合会代表,当选代表为杨立奎、李建勋、刘拓、黎锦熙、易价、汪如川、常道直、钱玄同、杨宗翰。
1935年1月
常道直、易价、李建勋、黎锦熙、刘拓、袁敦礼组成附中组织大纲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由黄敬思起草的大纲,大纲规程共17条。附中“除供师大教育研究及实习外,以锻炼强健体格,陶融公民道德,充实生活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培养科学基础,启发艺术兴趣”为宗旨。
1935年2月
学校召开教务会议,指定常道直、李建勋、黎锦熙、刘拓、袁敦礼、程克敬、黄敬思组成“缩短假期”研究会,研究讨论行政院该项议案。
1935年5月
黎锦熙在纪念周上报告校务,主要内容是:公布毕业生考试委员会校外委员名单,包括周学章、顾谷若、马裕藻、张煜全、刘崇鋐、熊迪之、张贻惠、李麟玉、张景钺、杨钟健;学生操行考查办法予以实行;以及在上海发起的“识字运动周”情况。
1935年5月
教务会议召开会议,决议组织暑期教员讲习班委员会,由黎锦熙、刘拓、杨宗翰、李飞生、赵进义、郭毓彬、杨立奎、刘玉峰、汪如川、康绍言组成,分史地、英文、数学、生物、理化等五组招生,最低限额为20人。
1935年6月
暑期讲习班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委员名单,分别为:常道直、刘拓、黎锦熙、赵进义、李飞生、杨宗翰、郭毓彬、杨立奎。
1935年8月
学校召开校务会议,决议事项为:遵教育部改进令,根据事实分别实行,不符之处,分别申辩;改选出席校务会议的教授代表;改选审计委员会委员;遵部令历史系移至文学院;由黎锦熙代钱玄同兼代国文系主任,罗昌任外文系代主任,刘拓任地理系代主任;并新聘教员8人,决定聘李顺卿、吴承仕、王文培为本校名誉教授。
1935年9月
学校发布布告,任命黎锦熙代理国文系主任、罗昌代理外文系主任、刘拓代理地理系主任、姬振铎代理附中主任,马师儒任乡村实验教育区主任。
1935年9月
校长在文学院报告校务,主要内容为:宿舍调整;历史系由教理学院搬至文学院;黎锦熙代理国文系主任,罗昌代理外文系主任,袁敦礼代理教务长,王钟麒任地理系主任。
1935年10月
教育部训令学校,对国语注音符号的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并指定附小为实验学校。学校决定在第二附小进行此项实验。黎锦熙将参加实验研究工作。
1935年10月
黎锦熙在纪念周上报告校务,主要内容为:文学院学生人数骤增,请同学注意火灾;国语辩论会题目为“第一期义务教育,应以16岁之青年为对象,其年限亦应改为二年”。
1935年10月
学校致函各教授,通知审计委员选举结果为:袁敦礼、黎锦熙、李飞生、刘拓、杨立奎。
1936年2月
我校改选出席平津国立院校教职员联合会代表,李建勋、刘拓、袁敦礼、汪如川、罗昌、黎锦熙、杨立奎、易价、高步瀛9人当选。
1936年5月
黎锦熙在纪念周上讲演《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936年10月
黎锦熙在纪念周上报告校务,主要内容为:组织学生自治会;军训;教育实验区;演讲学校发展及全国语文教育等。
1936年10月
《师大月刊》(文学院专号)第30期出版,黎锦熙撰写《鲁迅与注音符号》。
1936年11月
我校教职员为绥远抗日将士募集捐款500余元,由黎锦熙草拟慰劳将士书,派代表赴前线慰问。
1937年10月
西安临时大学各处院系主任名单公布:文理学院院长刘拓,国文系主任黎锦熙、历史系主任许寿裳、外语系主任余坤珊、数学系主任赵进义、物理系主任张贻惠、化学系主任刘拓、生物系主任金树章、地理系主任黄国璋;法商学院院长徐颂明,法律系主任黄觉非、政经系主任尹文敬、商学系主任寸树生;教育学院院长李建勋,教育系主任李建勋、体育系主任袁敦礼、家政系主任齐壁亭;农学院院长周建侯,农学系主任汪厥明、林学系主任贾成章、农业化学系主任刘伯文;工学院院长李书田,土木工程系主任周宗莲、矿冶系主任魏寿昆、机械系主任潘承孝、电机系主任刘锡瑛、化工系主任萧连泊、纺织系主任张汉文;医学院院长吴祥凤。第一院设在城隍庙后街4号,包括国文、历史、外语、家政等系;第二院在西北大学所在地,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及工学院;第三院在北大街通济坊,包括法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教育、生物、地理等系。
1938年7月
校常委会议召开,决议事项为:批准教育学院教育系导师制实施办法备案;根据教育部命令编写校歌,由黎锦熙、许寿裳编写歌词,请许寿裳、齐国梁介绍专家谱曲;学生申请转系休学等。
1938年7月
校常委会议召开,讨论决议事项为:批准高中部导师制实施细则备案;聘许寿裳为法商学院院长;聘黎锦熙为秘书主任兼国文系主任等。
1938年10月
教育部颁布指令,准予西北联合大学举办的陕南六县小学教员讲习会备案。该会由我校于暑假期间开办,经费由各县分别津贴,教师由我校学生担任,各科目由系主任选派指导委员。讲习班分科分县举行,李蒸、李建勋、黎锦熙等均担任了演讲。
1938年11月
校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决议事项为:根据教育部命令,扣除月薪所得税额度捐款支援前方将士;拨黄国璋拟地理系整理“抗战地理资料整理计划书”经费及黎锦熙拟国文系搜集“抗战时期学术文艺资料搜集并整理计划”经费,合计600元等。
1938年11月
校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决议事项为:通过由黎锦熙、许寿裳撰写《西北联大校歌》歌词报部备案。校歌概括了学校的历史和院系,表达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和忠诚。主要内容包括:“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明医弱者雄,勤朴公诚校训崇。”
1939年1月
国文系主任钱玄同教授逝世。西北联大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国民政府给他颁发了褒奖令。黎锦熙特意作《钱玄同先生传》以示悼念。
1939年2月
胡庶华、徐诵明、李蒸赴渝参加全国教育会议期间,校常委及训导长、师范学院院长职务分别由刘拓、张贻惠、黎锦熙代理。
1939年8月
随着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的纷纷独立,西北联合大学解体。李蒸被正式免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的职务,校印上缴教育部。学校正式以西北师范学院的名义招收新生。师范学院学生一律免收学膳费,由政府公费负担。西北师范学院奉部令增设公民训育系、博物系,达到10个系1个专修科。各系学制4年,劳作专修科学制3年。又创设西北师范学院“第二部”,招收大学其他学院性质相同学系毕业生志愿作中学教师者,及现任中等学校教员,予以教育专业训练。西北师范学院设置院长秘书,由易价担任;下设教务处、训导处、事务处,分别由黎锦熙、袁敦礼、汪如川担任各处主任;另设有教育研究委员会、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等11个委员会对相关活动进行决策、指导、管理;教学机构为系,国文系主任黎锦熙、英语系主任张舜琴、史地系主任谌亚达、公民训育系主任王凤岗、数学系主任赵进义、理化系主任刘拓、博物系主任郭毓彬、教育系主任李建勋、体育系主任袁敦礼、家政系主任齐国樑、劳作专修科主任果沈初。附属中学也由古路坝迁来,称为西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由方永蒸担任主任。院本部设在城固文庙旧县学遗址,旧有及增建房屋有办公处43间、教室4座12间、女生宿舍22间、杂项房屋17间。
1939年12月
学校召开院务会议,决议事项为:讨论修正通过组织大纲,报教育部备案;规定学校成立纪念日;以私立自强小学为教学实习代用小学,拨款500元予以补助;选举杨立奎、黎锦熙、易价起草呈文,请教育部同意学校改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本院教职员以师大校友名义联名呈报等。
1940年3月
《西北师范学院院务报告》第8期出版,刊登内容为:教育部转发行政院8月21日颁发的中央公务员雇员公役遭受空袭损害暂行救济办法的命令;转发教育部2月15日命令,改善专科以上学校三民主义课程办法。王汝弼致函黎锦熙,悼念钱玄同,并附诗六首。
1940年10月
代院长李建勋在本学年第一次纪念周上报告院务,主要内容是:本学年黎锦熙担任教务主任,袁敦礼担任训导主任,史地系主任由谌亚达代理,公民训育系主任为王凤岗;经费问题,已向教育部呈请增加;并演讲《学校的性质》。
1940年12月
《西北师范学院院务报告》第16期(新生训练专号)出版,校长李蒸撰写序言,刊登内容为:教育部颁发高中以上学校新生入学训练实施纲要暨科目及教材大纲;本院新生入学训练大纲;课程纲要及时间表;训育实施细则;李蒸、黎锦熙在新生训练开学典礼上的训词等。
1941年6月
教育部呈准行政院颁布《部聘教授办法》,共10条,规定在大学任教授10年以上,确有成绩,声誉卓越,具有特殊贡献的教授,经审议会2/3以上委员同意通过,可以聘为部聘教授。翌年公布的第一批部聘教授30人中有我校的黎锦熙等人。
1941年8月
西北师范学院在城固本院召开本区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事项为:推举黎锦熙、李建勋、金澍荣拟订本区中等教育辅导计划及实施方案;函请各省教育厅拟送计划和方案;呈请教育部规定教员参加暑期讨论会经费和奖励办法等。
1942年12月
黎锦熙出版《国语文法》。该书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白话文法的专门著作,在我国语言界、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先后印行达24版之多。
1945年8月
院长李蒸奉调离任,院务由教务主任黎锦熙代理。
1946年1月
西北师院院长李蒸辞职,教育部意请黎锦熙继任。
1946年2月
教育部令北平师大在原址复校,改名为北平师范学院,院长由袁敦礼担任;西北师院久设兰州,李蒸辞职后由黎锦熙继任。
1946年6月
黎锦熙正式上任西北师院院长。
1946年7月
北平师范学院聘定教授,分别为:名誉教授为王桐龄、邓萃英、李建勋;教育系主任常道直、国文系主任黎锦熙、英文系主任梁实秋、数学系主任张德馨、体育系主任徐英超、物理系主任方嗣棉、化学系主任张贻侗、地理系主任邹豹君、生物系主任郭毓彬。
1946年10月
复员后的北平师范学院设立国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博物、教育、体育、音乐、家政12个系和1个劳作专修科;取消公民训育系,成立保育系。师院各系主任为:国文系主任黎锦熙、英文系主任方重(因方在英国,由焦菊隐代理)、历史系主任李飞生、数学系主任傅种孙(因傅在英国,由王仁辅代理)、物理系主任张维正、化学系主任鲁宝重、博物系主任郭毓彬、教育系主任常道直(因常在英国,由金澍荣代理)、体育系主任徐英超、家政系主任骆涵素、音乐系主任李抱忱(因李在美国,由王绍先代理)、工艺系和劳作科主任未定。
1946年10月
袁敦礼在复校开学典礼上讲演,“大家的学校要大家办好”。教务长黎锦熙提出四个口号:课程第一,出版第一,技术至上,创造至上。
1946年12月
黎锦熙担任国语专修科主任,该科课程、学分标准均已制定,学时为两学年,共16学分。
1946年12月
教育部平津高等教育视察专员吴正华视察学校,由院长袁敦礼、教务主任黎锦熙、训导主任黄金鳌、总务主任殷伯西及注册课长康绍言陪同。
1947年2月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实验区计划书分别由教育系主任金澍荣、家政系主任骆涵素草拟完成。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成立,教务主任黎锦熙为主委,殷伯西等教授为委员。
1947年2月
学校成立聘任委员会,袁敦礼为主任,教务主任黎锦熙为当然委员,另聘4名教授为委员,将拟订聘任办法草案。
1947年4月
师范教育运动推行周举行教育座谈会,邀请20余位教育专家参加,会议主题为《我国师范教育(初高级)应如何改进,始能符合建国需要和世界潮流》。黎锦熙提出“全国师范大学分九区成立独立学制”的提议,请与会者讨论,并将提交政府采纳。
1947年5月
我校黎锦熙、黄国璋、鲁宝重、张维正、张云波、叶鼎彝等参与《平津各大学教职员五百余人呼吁和平宣言》。
1947年5月
教授会选举干事,黎锦熙、焦菊隐、黄国璋、金澍荣、王桐龄当选。
1947年6月
教授会致函教育部,请正言恢复大学校名,推选黎锦熙、焦菊隐作为代表交涉有关问题。
1947年6月
学校召开教务会议,决议事项为:招收新生办法;请黎锦熙、金澍荣、黄国璋起草教育研究所组织大纲;推举黄金鳌等7人为暑期学生活动指导委员会委员。
1947年6月
复委会代表分别谒见黎锦熙、焦菊隐,请尽快赴京接洽复大一事。黎表示如有机会即刻起程。
1947年8月
教育部聘任黎锦熙等26人为部聘教授,任期为5年。
1947年10月
前国文系主任钱玄同遗体将安葬于福田公墓,师院全体教职员均致祭。魏建功书写纪念碑碑铭,黎锦熙注音。碑铭记载了钱玄同从事教育、推行国语运动的功绩,赞颂了钱玄同高尚的情操。
1948年4月
青年部长陈雪屏到北平后,访问代院长黎锦熙、代教务长黄国璋、训导长温广汉,对“四九”案件表示慰问,对解决办法进行会商。
1948年6月
教授会全体会议召开,决议事项为:致电朱家骅,挽留袁敦礼;致电袁敦礼,打消辞意;请黎锦熙代理院长职务;联合各地校友加强复大运动;劝告学生参加期考等。
1948年6月
学校召开干部会议,秘书、各系处主任、教授、讲助会代表参加,决议事项为:推黎锦熙、王桐龄为代表,谒见李宗仁,报告学生决定晋京,请令保护;致电立法委员,请为学校主持公道,准予复大;致电教育部和袁敦礼,同人仍在劝阻学生晋京请愿。
1948年7月
教授讲助会2次致电朱家骅,请迅速解决复大问题,敦促袁敦礼回校主持校务;黎锦熙致电袁敦礼,请回校主持校务。
1948年7月
秘书长黄金鳌接待记者,称朱家骅已致电袁敦礼,请袁返校主持。袁敦礼致函黎锦熙,将赴京接洽复大具体事务后返校。
1948年9月
教授会选举新任干事,具体为:傅种孙、金澍荣、黄国璋、黎锦熙、黄金鳌。
1948年10月
黄金鳌对记者表示,复大消息传出后,各地校友电贺学校复大成功,三学部将改称学院,文学院院长黎锦熙、理学院院长黄国璋、教育学院院长艾伟。
1948年11月
学校“复大”后,文学部、理学部、教育学部也恢复为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黎锦熙、黄国璋、袁敦礼继续担任各院院长,黎锦熙兼任国文系主任和国语专修科主任,焦菊隐兼任英语系主任,李飞生兼任历史系主任,黄国璋兼任地理系主任,傅种孙兼任数学系主任,张维正兼任物理系主任,鲁宝玉兼任化学系主任,郭毓彬兼任博物系主任,金澍荣兼任教育系主任,徐英超兼任体育系主任,王绍光代理音乐系主任,骆涵素兼任家政系主任,孙一青兼任工艺系及劳作专修科主任,陈兆蘅兼任特别师范科主任。
1949年1月
“北平师范大学迎接解放委员会”成立,黎锦熙、焦菊隐、裘克安、许椿生等参加。
1949年2月
教授会70余人在学校乐育堂召开全体大会,商定如何配合军管会的接管工作。会议决议如下:(1)全体参加次日上午由学生自治会召开的时事座谈会;(2)推定董渭川等5人参加师生工警迎接解放联合会;(3)以13系科及8处宿舍为单位,组织21个学习小组,每人任选一至二组参加;(4)成立师大改进研究会,推定黎锦熙等8人为委员,并希望讲助会、职员会、工警会及学生自治会推选委员参加。
1949年5月
根据文管会通知,我校校务委员会在乐育堂召开成立大会。校务委员会由黎锦熙(主席)、汤璪真、陈兆蘅、傅种孙、郝人初、张云波、焦菊隐、黄国璋、董渭川、王汝弼、叶丁易、鲁宝重、徐英超、李俊甫、武兆发、赵琏、宋春青(讲助代表)、史天和、李志刚(学生代表)组成。旧有行政机构即告结束。校务委员会是学校最高权力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下设学习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人事委员会。由学习委员会组织师生员工政治学习,并与教职员联合会、学生会共同主编《师大学习报》。这是北平解放后最早的校刊。
1949年5月
吴玉章、黎锦熙、叶圣陶等语言学家在我校召开文字改革座谈会。
1949年6月
毛泽东主席乘车来到位于和平门内东顺城街48号“尚志学会”师大教职工宿舍,会见并宴请了汤璪真、黎锦熙、傅种孙、黄国璋等同乡、故旧。
1949年7月
校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讨论调整本校研究所组织,作出4项重要决议:(1)中国语文组及历史组暂并为文史组,由黎锦熙兼任主任;(2)外国语文组主任请杨宗翰担任;(3)生物组主任请胡先驌担任;(4)研究所长请黎锦熙兼任。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我校代表林砺儒、楚图南、黎锦熙、侯外庐、黄药眠、李德全、洪深、白寿彝、叶丁易等人出席。
1950年1月
学校召开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校工会正式成立。原教职联、工警工会组织同时宣告结束。焦菊隐出任第一届工会主席。出席成立会代表102人,校务委员会主席黎锦熙讲话,指出教育工会的五项主要任务。大会通过致校务委员会宣言,全文如下:“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公鉴:本会于1月22日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师大工会正式成立,兹特向校委会保证,本会愿竭尽一切力量,团结全校教职工警,加强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协助学校行政,团结全校同学,为实现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及建设人民的新师大而努力。现值本校研究改进之际,本会更愿协助校委会,力求改进理想之逐步实现。特此函达,并致敬礼。”
1950年10月
学校受北京市文教局委托,开办了中学教师轮训班,负责现行中学教师进修提高。于月初开学,分国文、历史两组,学员共60人,其中国语文组40人,历史组20人。班主任为叶丁易,授课教师有黄药眠、钟敬文、侯外庐、黎锦熙等著名教授。授课地点在石驸马大街师大二院。
1954年10月
陈垣、黎锦熙向全校教职学工传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报告,全校开始学习人大第一届第一次会议文件。
1955年6月
中国科学院召开学部委员会成立大会,高校中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共21人,我校陈垣、黎锦熙教授名列其中。会上,中国科学院聘请我校白寿彝教授为历史研究二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朱智贤教授为心理研究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1956年8月
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高等师范学校文、史教学大纲讨论会,讨论修订了20种科目的教学大纲。中文系黎锦熙教授、历史系白寿彝教授等30余人参加了文、史科目讨论。物理系张宗燧教授、化学系鲁宝重教授等10余人赴上海参加理科教学大纲讨论工作。
1959年3月
新一届校务委员会成立,37名成员如下:陈垣、刘墉如、何锡麟、薛迅、马建民、黄彦平、张斧、祁开智、郑华炽、方铭、鲁宝重、孙伟、张刚、何秀琴、王曦、窦仲菊、徐文、萧璋、黎锦熙、陆宗达、白寿彝、何兹全、于陆琳、郭一岑、刘文翰、叶英、吕和声、张禾瑞、蒋硕民、陈忠文、金永龄、胡志彬、杨葆昌、汪堃仁、董愚得、周廷儒、王心正。
1962年4月
经校委会第34次会议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调整扩大成员名单:社会科学版主编:陈垣,副主编:方铭、白寿彝。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马特、方铭、王焕勋、白寿彝、朱智贤、刘宁、刘家和、陈垣、萧璋、李文保、李庭芗、李生林、胡教贽、胡恒立、郑儒箴、浦安修、郭一岑、郭预衡、郭笙、纵瑞堂、龚书铎、张斧、彭飞、杨迈、黎锦熙、瞿菊农。自然科学版主编:鲁宝重,副主编:郑华炽、汪堃仁。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万方祥、孙永生、孙儒泳、刘培桐、刘世楷、严梅和、汪堃仁、祁开智、陈光旭、郑华炽、周廷儒、胡志彬、范会国、喀兴林、张禾瑞、鲁宝重、蒋硕民。
1962年12月
本年度,全校113位教师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论文160余篇。主要有:数学系副教授孙永生的《周旋函数的最佳一致近迫及最佳线性近迫》,生物系教授汪堃仁和讲师张启元的《切除迷走神经和注射普鲁苯辛对于结扎幽门的大白鼠胃溃疡形成的影响》,地理系教授周廷儒的《中国自然区域分并规律和区划原则》,天文系教授刘世楷的《从天象与降水相关概推未来二十五年间中国水旱的趋势》,政教系讲师李思温等的《论考茨基》,历史系教授白寿彝的《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中文系副教授郭预衡的《从魏晋南北朝一代谈文学史编写问题》,中文系副教授启功的《关于古代字体的一些问题》等。 近年来,本校教师编纂出版的著作有:历史系陈垣教授的《中西回史日历》、《清初僧诤记》;白寿彝教授的《学步集》、《史学新论》、《古代史学史教本》;中文系黎锦熙教授和刘世儒合作编写的《现代汉语语法教材》三大册,共约200多万字;葛信益副教授的《学点语法修辞》;教育系朱智贤教授的《儿童心理学》;化学系鲁宝重教授的《酶学概论》;物理系祁开智教授的《理论力学》。在撰写专著的同时,根据教学的需要,一些教师接受国家的委托编写各种教科书、参考书和工具书。例如,生物系师生编写出版了《北京植物志》,全书120万字,1200多幅插图;白寿彝教授主编了《中国史学史》(古代部分);教育系教师编写了《儿童心理学》、《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近代教育文选》等教材;彭飞和章志光教授参加了心理研究所编写《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工作;中文系教师编写了《中国历代散文选》;外语系教师编写了《俄语教学法》等著作。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全国某些大学的历史系或著名专家整理校勘《二十四史》,历史系陈垣教授接受了校勘其中《新、旧五代史》的任务。
1978年3月
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委员、我校中文系教授黎锦熙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89岁。
1990年4月
我校和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学会等单位联合举行纪念著名教育家、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政治活动家黎锦熙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校长方福康主持报告会,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语委主任柳斌,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孙乘佩,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袁翰青,国家语委副主任仲哲明,《语言建设》主编王均,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坚,副所长贺巍,语言学会秘书长侯精一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