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篇

李翀

 

生于1955年5月16日 ,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相关学科

经济学

相关事件

1991年1月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纪念我国学位制度建立10周年,决定对695名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予以表彰,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我校有8名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受到表彰,他们是:陈木法(博士)、丁鄂江(博士)、李翀(博士)、林崇德(博士)、史培军(博士)、唐守正(博士)、王一川(博士)、袁贵仁(硕士)。
2000年7月
经党委常委会决定,任命李翀为经济学院院长;沈越、唐任伍、刘松柏为经济学院副院长。
2000年11月
学校公布2000年本科教学奖励名单。本科教学优秀奖(专家评)特等奖:王昆扬、周铭孙;特等奖提名奖:王静爱、施建中;优秀奖:戚慧心、梁竹健、刘松柏、程晓堂、郎莉丽、刘建和、李正荣、钱志亮、陈黎、晏辉、刘继志、黄宁宁、沈长宁、刘全儒、符绍宏、姚梅林、衷克定;最受学生欢迎的本科教学“十佳教师”(学生评):陈太胜、黄祖洽、舒华、王昆扬、李翀、裴寿镛、沈复兴、杨共乐、王静爱、宋杰。
2001年5月
200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立项工作结束。我校有10个项目获得批准,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8项。2项重点项目分别为:陶大镛教授主持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研究”,陈其泰教授主持的“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史学”。8项一般项目分别为:李由教授主持的“开放经济中的大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李翀教授主持的“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研究”,杨共乐教授主持的“早期‘丝绸之路’研究”,符绍宏副教授主持的“当代信息环境下中国的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宣兆凯教授主持的“21世纪中国环境保护的社会机制和国民环境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王向远教授主持的“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齐元涛老师主持的“隋唐五代楷书整理与研究”,王东平副教授主持的“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
2001年6月
中国共产党北京师范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中组部干部三局副局长张立军,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徐锡安,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李志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校党委副书记范国英主持开幕仪式。校长钟秉林致开幕词。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委员会和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21名党委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为:王彬、王炳林、田辉、刘勇、刘木春、刘伯里、朱小健、张健、李翀、李德芳、陈文博、陈光巨、吴志功、郑萼、郑师渠、郑君礼、呼中陶、钟秉林、唐伟、董奇、樊秀萍。11名纪委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为:王庆英、王红旗、刘木春、李季、李勇、陈如邻、陈建文、张吾龙、林洪、屈文燕、胡景浩。在大会闭幕式上,钟秉林校长就更新观念、加强行政班子建设、制订行动计划、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发表讲话。陈文博书记致闭幕词。范国英副书记主持了闭幕式。
2002年1月
李萍、于然、李翀、李慧、刘鼎铨、何璋、李姝组成经济学院党总支委员会。李萍任党总支书记,于然任副书记。
2002年5月
黄祖洽(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李国芳(艺术系)、过常宝(中文系)、车宏生(心理学院)、李翀(经济学院)、管靖(物理系)、王雁(教育学院)、房艮孙(数学系)、陈黎(天文系)、晏辉(哲学系)10位老师被评为第二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2002年7月
教务处召开2002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评审会,黄祖洽获得特别荣誉奖;王静爱、李翀获得特等奖;王一川、于丹、杨庆云、管靖、赵欣如、郇中丹、孙艳春、桑建利、晏辉、曾琦、李和、向本琼、汝企和、赵春明、田晓岑、杨学成获得优秀奖。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林崇德教授主持会议。
2003年7月
赖德胜任出版社社长,杨耕任出版社总编辑;李翀任经济学院院长,沈越、白暴力、刘松柏任经济学院副院长。
2003年10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 校务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文博,副主任钟秉林、王梓坤、方福康、陆善镇、顾明远,启功、陶大镛、何兹全为顾问,樊秀萍为秘书长,委员为毛振明、王宁、王彬、王乃炎、王永炎、王英杰、刘伯里、刘昌明、刘若庄、刘鸿亮、孙儒泳、安宝生、齐晔、何香涛、劳凯声、吴志功、张秀兰、张厚灿、张新时、张静如、杨耕、杨展如、沈越、陈绂、陈新、陈木法、周流溪、呼中陶、林崇德、郑君礼、姚力、姜璐、徐汝梅、晁福林、梁振华、黄祖洽、龚书铎、童庆炳、戴家干、魏国。 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木法,副主任郑师渠、史培军,林学钰、刘家和、王炳照为顾问,高尚玉为秘书长,委员为方维海、车宏生、邓志威、申继亮、刘永平、刘宝元、刘象愚、朱霖、朱志敏、何大澄、张健、张聪、张大勇、张小虎、张斌贤、李翀、李小文、李国英、李洪兴、杨共乐、杨志峰、杨国健、沈复兴、陈黎、陈英和、周星、周作宇、周宏余、胡岗、赵世瑜、唐任伍、殷恒婵、黄荣怀、韩震、赖德胜、廖申白、魏群、瞿林东。
2004年7月
由我校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当代经济理论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及当代中国经济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经济管理系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首届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召开。著名经济学家苏星、李成瑞、卫兴华、吴易风等以及王振中、李翀、白暴力、刘永佶、张雷声、孙蚌珠等100余人出席会议。
2005年7月
成立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分党委,撤销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原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的党员隶属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分党委。沈越、于然、李翀、葛玉良、刘鼎铨、陆跃祥、赵秋雁组成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分党委。沈越任分党委书记,于然任副书记。
2005年11月
学校成立中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李翀任中心主任;成立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中心,孙魁明任中心主任;成立易学文化研究中心,张涛任中心主任;成立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刘铁梁任中心主任;成立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张百春任中心主任;成立艾滋病预防与健康行为研究中心,方晓义任中心主任;成立工会发展研究中心,王彬任中心主任;成立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李晓西任中心主任、成立房地产研究中心,董藩任中心主任;成立企业文化研究中心,刘孝廷任中心主任;成立中国《资本论》研究中心,陶大镛、白暴力任中心主任;成立公共部门绩效测评研究中心,杨冠琼任中心主任、成立空间电子对抗研究中心,杨志良任中心主任;成立生物资源循环再生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李玉任中心主任、成立中—瑞能源农业与生态工程研究发展中心,娄安如任中心主任;成立动力系统研究中心,袁荣任中心主任;成立山地生态与资源保育研究中心,江源任中心主任;成立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心,周明全任中心主任;成立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孙波任中心主任;成立嵌入式系统研究开发中心,李刚任中心主任。
2010年11月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翀教授申报的课题《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获准立项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一批),批准经费70万元。
2011年1月
由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翀教授主持并担任首席专家的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我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