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篇

晁福林

 

晁福林,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并担任国务院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历史学院

相关学科

历史学

相关事件

1995年9月
我校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研讨会。党委书记周之良,知名专家学者何兹全、张静如、瞿林东、唐赞功、张宏毅、郑师渠、王章维、晁福林等60多人出席会议。历史系郭大钧教授、金相春教授、马列所蔡德金教授、王炳林副教授分别以《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朝鲜半岛的分裂》、《抗战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的光辉篇章》、《关于邓小平对抗战的贡献》为题发言。
1995年10月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礼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我校举行,著名学者张岱年、杨向奎、任继愈、方克立及我校何兹全、晁福林、杨燕起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历史文献会秘书长、我校古籍所副教授周少川主持,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我校古籍所教授刘乃和宣布中心成立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专家学者围绕礼学研究和编纂《中华礼学大辞典》进行热烈探讨。刘乃和任礼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其泰、郭伟川任副主任,张岱年、季羡林、杨向奎、赵光贤等著名学者被聘为顾问。
1997年3月
晁福林任历史系系主任,杨共乐、孙燕京、李少兵任副系主任;李广健任信息系系主任,耿骞任副系主任;吴圣谷任产业办公室主任。免去郑师渠的历史系系主任职务,朱汉国、梅雪芹的副系主任职务,康仲远的信息系系主任职务,倪晓健的信息系副系主任职务,韩主恩的产业办公室主任职务,王德胜的产业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1997年6月
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由熊源发、裴娣娜、齐建国组成教科所直属党支部委员会;熊源发任直属党支部书记;史革新、耿向东、宁欣、郭小凌、马卫东、晁福林、刘淑玲组成历史系党总支委员会,史革新任党总支书记,耿向东任副书记;李家齐、郭静媛、彭奕欣、胡青钰、谢秀忱、戴俊、张延祜组成离休干部党总支委员会,李家齐任党总支书记,郭静媛任副书记;张立成任青年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德育教学部)主任。免去刘淑玲的党委青年部副部长职务。
1997年9月
我校历史系和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召开“团结协作、共育人才”大会。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长蔡文兰、世界史所所长廖学盛,我校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副校长郑师渠、历史系系主任晁福林及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等参加大会。
2001年6月
2001年上半年度北京市社科理论著作出版资助工作结束。韩震的《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姜英敏的《日韩道德课理念比较——文化冲突视角》、吴忠魁的《当代教育新思潮研究》、童庆炳的《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周一民的《现代北京话研究》、张建华的《对苏联民族主义的历史考察》、刘林海的《加尔文思想研究》、晁福林的《先秦社会形态研究》等著作获得出版资助。
2003年6月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的通知》,我校13名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其中文科6人,理科5人,工科2人。钟秉林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我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所在学科评议组如下:袁贵仁(哲学),劳凯声(教育学),王英杰(教育学),林崇德(心理学),周星(艺术学),晁福林(历史学),陆善镇(数学),陈木法(数学),李小文(地理学),何大澄(生物学(Ⅰ)),方福康(系统科学),钟秉林(机械工程),齐晔(环境科学与工程)。
2003年10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 校务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文博,副主任钟秉林、王梓坤、方福康、陆善镇、顾明远,启功、陶大镛、何兹全为顾问,樊秀萍为秘书长,委员为毛振明、王宁、王彬、王乃炎、王永炎、王英杰、刘伯里、刘昌明、刘若庄、刘鸿亮、孙儒泳、安宝生、齐晔、何香涛、劳凯声、吴志功、张秀兰、张厚灿、张新时、张静如、杨耕、杨展如、沈越、陈绂、陈新、陈木法、周流溪、呼中陶、林崇德、郑君礼、姚力、姜璐、徐汝梅、晁福林、梁振华、黄祖洽、龚书铎、童庆炳、戴家干、魏国。 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木法,副主任郑师渠、史培军,林学钰、刘家和、王炳照为顾问,高尚玉为秘书长,委员为方维海、车宏生、邓志威、申继亮、刘永平、刘宝元、刘象愚、朱霖、朱志敏、何大澄、张健、张聪、张大勇、张小虎、张斌贤、李翀、李小文、李国英、李洪兴、杨共乐、杨志峰、杨国健、沈复兴、陈黎、陈英和、周星、周作宇、周宏余、胡岗、赵世瑜、唐任伍、殷恒婵、黄荣怀、韩震、赖德胜、廖申白、魏群、瞿林东。
2008年7月
杨耕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张斌贤主持的“外国教育史”、邹红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原著精读”、朱文祥主持的“中级无机化学”、王磊主持的“化学教学论”、赵烨主持的“环境地学”、晁福林主持的“中国古代史”7门本科课程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9年2月
我校16位教授当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们是:袁贵仁(哲学)、赵秉志(法学)、董晓萍(社会学)、杨耕(马克思主义理论)、石中英(教育学)、王英杰(教育学)、董奇(心理学)、周星(艺术学)、晁福林(历史学)、唐梓洲(数学)、冯世平(物理学、天文学)、李小文(地理学)、任海云(生物学)、狄增如(系统科学)、钟秉林(机械工程)、杨志峰(环境科学与工程)。
2010年5月
成立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挂靠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聘任王振耀为研究院院长。成立商周文明研究中心,晁福林任中心主任。成立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范立双任中心主任。成立环境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中心,许新宜任中心主任。成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陶明信任中心主任。
2011年9月
我校历史学院晁福林的《天命与彝伦——先秦社会思想探研》、张建华的《苏联知识分子的群体转型研究(1917—1936)》、张升的《四库全书馆研究》及教育学部王雁的《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等四项成果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1年9月
我校4篇博士论文入选2011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分别是: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0届博士生辛亚民的《张载易学研究》(导师郑万耕教授),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2010届博士生梅磊磊的《阅读中语音通达的神经双通路机制:来自人工语言训练的fMRI跨文化研究证据》(导师董奇教授),历史学院2010届博士生黄国辉的《商周亲属称谓研究》(导师晁福林教授),物理学系2010届博士生翟天瑞的《异质结全息光子晶体和微结构激光器》(导师刘大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