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篇

陆善镇

 

陆善镇,男,1939年11月生,浙江省温州市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数学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历任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教授、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专于函数论的多元调和分析。在多元Fourier 级数临界阶的 Riesz 平均收敛问题方面,引进多元函数的球形积分概念,推进了多元 Fourier 级数的经典收敛理论。撰有《球形积分与球形 Riesz 平均》、《Bochner-Riesz 平均的强性求和》等论文。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数学科学学院

相关学科

基础数学

相关事件

1981年5月
我校理科各系(所)较好地完成了去年的科研年度计划。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97篇科学论文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其中数学系教师陆善镇的论文《球形积分与黎斯球形平均的收敛》,经国内专家评审,认为作者改进了美国著名数学家斯泰恩和苏联科学家格鲁鲍夫等人关于多元傅立叶级数理论方面的结果,在多重共轭傅立叶级数方面建立了新的概念,是一个有价值的理论成果,达到了国际水平。论文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化学系傅孝愿教授的论文《组胺及其衍生物的质子化能及异构化能的计算》,在国际量子化学讨论会上被评为优秀奖。在应用研究方面,有4项成果通过了技术鉴定,并且多数得到了推广应用。有5项成果获北京市奖励。我校与天津电子计算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计算机汉字信息输入笔形编码法》,笔形少,简单明确,容易掌握,较好地解决了二义性问题。国家科委、专利局同意向外国申请专利。我校环境研究室为主要负责单位之一完成的《北京东南郊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的研究》,获北京市一等奖。物理、天文、地理3系协作研制的“DW型地物光谱仪”,结构简单轻便,灵敏度高,整机线性好,适应性强,为从事遥感工作提供了一种测试手段,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北京市二等奖。
1984年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第2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专业名单。我校比较教育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生态学5个学科增列为博士点,顾明远、黄药眠、启功、俞敏、孙儒泳、黄济、赵光贤、陆善镇8位教授新增为博士生导师,还增加了如下19个硕士学位学科(或专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德育原理、外国教育史、幼儿教育学、教材教法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现代汉语、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世界文学、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应用数学、无线电物理和无线电电子学(无线电电力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与遥感、生态学。
1985年3月
严士健任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赵桢任数学系系主任,陆善镇任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邝荣雨、沈复兴任数学系副系主任;贺允清兼任《中学政治课教学》杂志社社长。
1985年4月
世界知名数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数学会科学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家研究中心委员会委员桂多·韦斯教授被聘请为我校数学系客座教授。张禾瑞、蒋硕民、严士健、孙永生、赵桢、陆善镇等老师以及数学系部分学生参加了受聘仪式,并听取了韦斯教授的学术报告。
1985年7月
美国科学院院士、当代著名数学家、南开大学数学所所长陈省身教授,应校长王梓坤之邀来我校作“微分几何50年(1990—1950)”的学术报告。王梓坤、方福康、赵桢、陆善镇、蒋硕民以及数学系师生500余人参加。
1986年1月
研究生院召开理科研究生导师经验交流会。数学系陆善镇、物理系马本堃、化学系尹承烈等导师在会上发言。
1986年5月
由国家教委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中,我校有13项科研成果获奖。包括:一等奖1项:卫星遥感信息在山西省农业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地理系赵济等与北京大学等5所院校合作项目)。二等奖5项:(1)感光性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化学系余尚先等);(2)插接兼容技术与插接兼容汉字处理系统(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等);(3)离子注入形成浅结和离子束感生界面混合机理研究(低能核物理研究所王忠烈等);(4)无穷质点马氏过程与q过程研究(数学系严士健等);(5)拓扑代数与模糊数学(数学系汪培庄。该项目由教委协商与川大合项)。优秀科研成果7项:(1)多重傅立叶级数的临界球形Riesz平均(数学系陆善镇);(2)有机反应机理、分子间作用力的量化研究(化学系刘若庄等);(3)纽扣专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化学系周菊兴等);(4)类星体的研究(天文系何香涛等);(5)硅光电池作传感器的光照度计系列(天文系郝允祥等);(6)中国新生代自然环境演变(地理系周廷儒等);(7)核辐照技术及其应用(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张荫芬等)。这次奖励是教委系统首次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它主要是对1978年以来科研成果的总结。
1987年4月
我校有22名教授获准担任1987—1988年度高等学校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指导教师,他们是:张静如、李何林、许嘉璐、钟敬文、张紫晨、何兹全、郑敏、朱智贤、黄济、王策三、张厚粲、周廷儒、王永潮、孙儒泳、马本堃、刘绍学、汪培庄、陆善镇、严士健、孙永生、赵祯、刘若庄。
1988年3月
学校任命:袁行榘任外语系系主任;王隽骧任数学系副系主任;陈公宁、王伯英任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免去沈复兴数学系副系主任职务;陆善镇数学研究所副所长职务。
1989年3月
我校陶大镛、许嘉璐、何香凝、王于畊、浦安修、启功、吴英辅、陆善镇、卢乐山9名教师参加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协七届二次会议。
1990年3月
第四次国家自然科学奖的60项获奖项目名单中,我校有3项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获此最高荣誉。分别是天文系何香涛教授的《类星体的搜索》;化学系刘若庄教授、傅孝愿教授及其研究集体的《中间体、过滤态和反应途径势能面理论研究》;数学系孙永生教授、陆善镇教授及其研究集体的《逼近论中的极值问题及调和分析中的若干逼近问题》。
1990年12月
我校的《类星体的证认和研究》(何香涛教授)、《中间体、过滤态和范英途径势能面理论研究》(刘若庄教授等5人)、《逼近论中的极值问题及调和分析中的若干逼近问题》(孙永生、陆善镇等4人)获1990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奖。
1991年1月
刘若庄、何香涛、陆善镇、薛绍白等教授荣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2月
国家基金委举行首次“数理科学项目成果报告会”,国家有关部委、中科院及北京地区2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数百人参加了会议,我校30余人参加。会上,数学系陆善镇教授在数学力学组作了“哈代空间中的逼近理论”的报告,物理系杨展如教授作了“FRACTAL统计模型及动力系”的报告,低能所卢武星副教授作了“MER高能注入SI中二次缺陷控制”的报告。
1993年3月
我校共有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人,分别是陶大镛、许嘉璐、何香涛、郑光美、谢军;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7人,分别是启功、王于畊、吴英辅、方福康、张厚粲、汪培庄、陆善镇。
1993年3月
国家教委批复,同意我校由方福康等25人组成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方福康任主席,顾明远、刘若庄任副主席,马本堃、王梓坤、王策三、冯文林、刘伯里、刘家和、孙儒泳、严士健、张兰生、何香涛、陆善镇、张厚粲、张静如、周之良、杨国昌、林崇德、郭志刚、袁贵仁、钱瑗、龚书铎、黄祖洽、薛绍白任委员。
1995年4月
接国务院国人字〔1995〕52号通知,陆善镇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任期4年),免去方福康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职务。
1995年5月
学校召开全校中层干部、教授会议,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和国家教委关于我校校长的任免通知。由于上届校行政领导班子任期已满,根据国家教委1994年12月颁发的《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推举校长的试行规定》精神,经各级组织考察,4月24日和26日,国务院和国家教委做出了我校校长人选的任命。张孝文副主任、前任校长方福康、新任校长陆善镇教授分别作了讲话。
1995年5月
我校实验小学举行庆“六一”联欢晚会。校长陆善镇、副校长杨国昌出席晚会。
1995年6月
陆善镇校长邀请我校7个民主党派的主委、副主委共9位专家学者就学校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座谈。
1995年6月
陆善镇校长出席了我校国内访问学者座谈交流会,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宝贵意见。
1995年6月
“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附中数学基础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校长陆善镇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国家教委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严士健、《数学通报》负责人刘庆生、程艺华参加了会议。
1995年6月
我校95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在科文厅举行。校长陆善镇、党委书记周之良等校领导与千余名毕业生以及他们的师长参加了活动。
1995年6月
附属中学召开设立王明远艺术教育基金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到会祝贺,校长陆善镇、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出席会议。
1995年6月
校学生处举办95届毕业生重教兴教座谈会。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北京市高教局局长林浦生、副局长张建东,市教育局副局长蓝宏生,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夏强,团市委常务副书记吉林及我校校长陆善镇、党委书记周之良等出席座谈会。
1995年7月
我校9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校长陆善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方福康、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等及400多名师生出席了仪式。
1995年8月
我校召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会议。校长陆善镇、副校长冯文林、各系所主管研究生工作的系主任所长等共60余人出席会议。
1995年8月
我校召开校园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校长陆善镇、党委书记周之良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君礼副校长作暑假期间校园文明建设进展及下一段工作安排的报告。
1995年9月
我校中文系及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召开陆宗达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会。北京市政协主席高戈、副主席甘英,我校校长陆善镇教授,陆宗达先生生前好友、学术界老前辈周有光、张志公、启功、刘乃和等先生,台湾学者竺家宁教授,唐作藩、裘锡圭、江蓝生、赵诚、赵克勤、李格非、张之强等语言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校内外陆先生的受业弟子共百余人参加纪念会。
1995年9月
我校举行95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长陆善镇、党委书记周之良等校领导、各系领导及1200余名新同学出席了典礼。
1995年9月
校领导班子召开有离退休老同志,我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青年教师等参加的座谈会。陆善镇校长介绍了学校申报“211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围绕“211工程”提出的办学规划和总体目标。
1995年9月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在我校召开成立10周年座谈会。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教委人事司司长陈文博、师范司司长马立、高教司副司长朱传礼,我校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袁贵仁、冯之林,副书记范国英,及各省区市的师资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1995年9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名单:主任:陆善镇;副主任:周之良、王梓坤、方福康、顾明远;顾问:白寿彝、启功、钟敬文、陶大镛。
1995年9月
学校调整学术委员会名单:主任:陆善镇;副主任:杨展如。
1995年10月
校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陆善镇就我校《“211工程”建设整体规划》(送审稿)的起草情况进行了说明,与会委员进行了讨论。
1995年10月
我校教代会二届四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听取了陆善镇校长所作《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建设整体规划》报告。
1995年10月
校长陆善镇到师大二附中视察92级学生实习工作,看望实习师生并座谈。
1995年11月
校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学校教学委员会,陆善镇任主任,王英杰、冯文林任副主任。
1995年11月
我校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成立大会举行。王英杰副校长主持会议。校长陆善镇、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袁贵仁等学校领导出席成立大会。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由教育系、心理系、儿童心理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原外教所)组成。
1995年12月
我校召开研究生工作会议。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袁贵仁、冯文林,党委副书记范国英,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副院长吴家国等领导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冯文林主持会议。顾明远院长向与会同志汇报了我校研究生教育近几年发展的概况。吴家国副院长传达了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的主要精神。
1996年1月
北京市市长李其炎来我校调研,就共建问题和学校领导进行了座谈。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市政协副主席、市教工委书记陈大白,市政府委办局相关领导以及我校校长陆善镇,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袁贵仁、郑君礼参加调研和座谈。
1996年1月
“北京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加强合作办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我校举行。我校校长陆善镇,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袁贵仁;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林培黎,党委书记于洸,副校长张泽膏、杨学礼等领导出席签字仪式。陆善镇校长和林培黎校长签署合作协议。
1996年2月
我校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举行。校长陆善镇、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袁贵仁、郑君礼及第二届理事会和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自今年开始,正式发放励耘助学金,同时提高奖学金额度。
1996年4月
我校与意大利TRAINET通讯公司《远距离教育技术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举行。校长陆善镇和TRAINET公司总裁米兰大学戴雁东教授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副校长冯文林、郑君礼,意大利通讯公司总经理蒲琪及驻华代表参加了签字仪式。
1996年4月
校长陆善镇召集学位分会主席及专家评审组组长会议,就加大力度使遴选博导工作向年轻教授倾斜,提出四点意见。
1996年5月
“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亚、美、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黄辛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忠烈,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纪宝成,我校校长陆善镇、副校长王英杰等出席了会议。
1996年6月
经济学院成立大会召开。校长陆善镇、副校长王英杰到会并讲话。全国著名经济学家、我校陶大镛教授任经济学院名誉院长,杨国昌教授任院长。
1996年9月
我校举行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揭牌仪式及9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党委书记周之良、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袁贵仁教授、党委副书记范国英教授、副校长王英杰教授出席了仪式和典礼。国家教委学位办公室副主任谢桂华宣读了国家教委关于批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转正的通知。
1996年9月
学校召开座谈会,庆祝第12个教师节及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党委书记周之良,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袁贵仁、王英杰,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吴志功及王梓坤、黄祖洽、孙儒泳等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1996年10月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到我校听取了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的工作汇报。陆善镇就“211”拨款、师范生助学金及学校与北京市共建的问题作了汇报。袁贵仁就理科基地评审、文科“九五”项目、毕业生分配、招生以及今后学校的工作思路等方面的情况也作了汇报。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马力、直属办主任陈小娅、“211”办公室主任赵沁平、计财司副司长杨周复。
1996年12月
国家教委华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暨我校教育管理学院成立15周年庆祝会召开。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副校长王英杰、党委副书记吴志功及有关方面代表80余人出席。
1997年2月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在会上讲话。
1997年3月
国家教委批准我校第4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名单,陆善镇任主席,顾明远、杨展如任副主席,王英杰、王梓坤、方福康、冯世平、刘伯里、孙儒泳、陈木法、吴仲达、杨国昌、何香涛、劳凯声、张静如、林崇德、罗钢、郑师渠、赵俊琳、郭志刚、袁贵仁、黄祖洽、彭聃龄、谢绍白、瞿林东为委员。
1997年3月
校长陆善镇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学科调整事宜和《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通过《领导听课制度》。
1997年4月
香港喜荣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校校友邱季端先生捐资300万元兴学助教仪式举行。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泉州市委书记邱广钟、副市长黄少萍、国家教委有关部门领导,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等学校领导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启功、钟敬文、郭预衡等师生代表300余人出席捐资仪式。
1997年4月
学校举行钟敬文教授95岁寿辰暨学术思想座谈会。季羡林、张岱年、启功、王梓坤、尹瘦石、林林、陈原、贾芝、林默涵、林耀华、马学良、黄苗子、王蒙、萧璋、何兹全、刘乃和、郭预衡、〔美〕欧达伟等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研究室、全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有关单位代表,我校校长陆善镇、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副校长郑师渠参加了座谈会。
1997年5月
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国家教委高教司副司长陈祖福到会并讲话。大会由副校长谢维和主持,校长陆善镇和顾明远教授在会上作了报告。
1997年6月
我校召开1997年外事工作会议。国家教委港澳台办主任李海绩,我校校长陆善镇、副校长王英杰等参加了会议。
1997年6月
学校召开科技工作大会。国家教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陈清龙、秘书长袁成琛出席大会并讲话。黄祖洽、孙儒泳院士等出席大会。杨展如副校长主持大会,校长陆善镇做了“面向二十一世纪,团结奋进,共同开创我校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
1997年6月
学校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工会代表大会。中国教育工会主席蒋文良、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郑守廷、市教育工会主席刘祚屏、副主席杜自中和学校党政领导袁贵仁、陆善镇、范国英、刘木春、吴志功、杨展如、郑师渠、谢维和、王英杰、郑君礼等出席大会。选举杨展如等15人、王彬等21人为新一届教代会执委会和工会委员会委员。
1997年7月
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吴志功、刘木春,副校长郑君礼、谢维和、郑师渠等出席。
1997年8月
美国新闻署及教育部代表团一行3人来我校访问,校长陆善镇、副校长王英杰接见代表团成员。
1997年9月
由国家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出版界部分专家组成的检查组对我校出版社进行了评估验收。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谢维和、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司长王富等出席验收会。
1997年9月
校长陆善镇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博士生导师、教授的退休问题及非学历教育的统一管理规定。
1997年9月
学校举行新生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吴志功、刘木春,副校长王英杰、郑君礼、谢维和及启功教授出席大会。
1997年10月
我校举行北京师范大学95周年校庆庆祝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及全国政协、国家教委、国家体改委、中央统战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团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来自日本、瑞士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高等学校的20余位代表和全国各兄弟院校的领导同志等出席庆祝大会。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庆祝大会。校长陆善镇、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在会上作了讲话。在庆祝会上,日本樱美林大学佐藤校长代表海外来宾,香港实业家邱季端代表香港校友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成为代表校友,物理系教师冯世平代表师生员工,郑漠代表在校同学发言。
1997年10月
我校举行第十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副校长杨展如、党委副书记吴志功、研究生院院长陈木法出席了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二届研究生委员会。
1997年11月
我校1996—1997学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举行。校长陆善镇、校党委副书记吴志功、副校长谢维和以及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和各系领导出席了大会。
1998年1月
学校召开校务委员会会议。校务委员会主任、校长陆善镇通报了1997年学校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
1998年1月
教代会三届二次会议召开。校长陆善镇汇报1997年学校工作。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指出教代会在学校工作中占重要地位,要依法建立和健全教代会制度。
1998年1月
我校管理工作历史上第一次以经济工作为主题的大会召开。会议由陆善镇校长主持。学校党政领导和各系、所、部、处以及校办产业、独立核算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副校长郑君礼作题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校经济工作的新局面》的主题报告,总结了过去5年经济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5年我校的经济工作目标规划。
1998年2月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及各分管副校长、副书记分别部署了新学期的工作。
1998年3月
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九届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校参加全国人大的代表为许嘉璐(副委员长)、陆善镇、何香涛;全国政协委员为启功(常委)、袁贵仁、方福康、张厚粲、吴英辅、庞丽娟。
1998年3月
教育系和台湾人格建构工程学研究基金会在我校举行了“海峡两岸儿童人格建构研讨会”。国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李海绩、我校校长陆善镇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1998年4月
奥地利外交部副部长、文化政策司司长莫尼卡·卡丽斯塔博士来访,校长陆善镇、副校长王英杰会见了来宾。双方就我校与奥地利高等院校在经济学、艺术教育和信息交流领域进行合作作了交流。
1998年5月
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办学协议书签字仪式在我校举行。参加签字仪式的有市长助理、市教委主任、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等领导。我校校长陆善镇、首医大校长徐群渊分别代表两校在协议书上签字。
1998年5月
学校召开1998年外事工作会议。校长陆善镇出席大会并讲话。副校长王英杰在会上作了题为《北师大外事工作的97回顾与98展望》的报告。
1998年6月
我校第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颁奖大会举行。校长陆善镇,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副校长谢维和、郑师渠出席会议。共评出著作类、论文类、研究咨询报告类和软件音像类四大类一、二等奖共83项。
1998年7月
学校举行199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共有1254名毕业生参加。校长陆善镇等领导出席仪式。典礼上表彰了北京支边学生、高校优秀学生及各类获奖集体和个人。
1998年7月
我校召开修订本科教学计划工作研讨会。校长陆善镇、副书记吴志功、副校长谢维和、郑师渠和各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及部分教师、学生代表出席了会议。校长陆善镇讲话,强调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意义,要求各系的领导要亲自抓好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副校长谢维和要求做好此次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修订教学计划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使教学计划的修订本身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活动。党委副书记吴志功就大学生素质教育、“两课”的设置与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讲话。
1998年9月
学校召开新学期中层干部会。校长陆善镇提出“抓重点,抓薄弱环节,做好教职工关心的几项工作”的基本工作方针。党委书记袁贵仁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排除干扰,扎实工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大事,把学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998年10月
我校第三次校友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戴家干当选为秘书长。校友会会长启功先生发表讲话。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副校长郑君礼到会祝贺。
1998年10月
数学系举行纪念傅种孙先生百年诞辰大会。大会由《数学通报》杂志主编刘绍学教授主持,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谢维和出席并讲话。
1998年11月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和我校联合天文研究基地签字仪式举行。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台长艾国祥院士、我校校长陆善镇教授以及物理系、天文系的领导和学术带头人出席了仪式。
1998年11月
1997—1998年度学生表彰大会举行。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谢维和、党委副书记吴志功等出席大会。大会表彰了6个北京市先进集体和15名市级三好学生,16名励耘奖学金获得者,11名宝钢奖学金获得者,10名菲律宾奖学金获得者,20名唐氏奖学金获得者,1262名专业奖学金获得者,先进集体和集体单项奖共计98个。
1998年11月
“大学出版事业二十年座谈会”在我校举行,校长陆善镇出席并致辞。中宣部、教育部、新闻出版署的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
1998年12月
我校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暨恢复研究生教育20周年”纪念会。国务院学位办综合处处长孙也刚到会,校长陆善镇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发来贺信,顾明远教授为本次会议题词。
1998年12月
我校召开“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暨第二届邓小平理论研讨会”。会议由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光耀主持,校长陆善镇和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周之良分别讲话。市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尹栋年、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阚延河应邀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校领导还有党委副书记刘木春,副校长郑君礼、杨展如、郑师渠等。全校中层干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全体教授参加了会议。
1999年1月
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新春团拜会召开。我校校长陆善镇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校友会秘书长戴家干主持,校友会会长启功教授向老志诚、杜润生、赵擎寰、霍懋征、戴爱莲等颁发了“校友会顾问”荣誉聘书。
1999年2月
春节前夕,袁贵仁书记、陆善镇校长等全体校领导分别看望了王梓坤、钟敬文、启功、陶大镛、黄祖洽、孙儒泳、刘伯里等院士、知名教授和部分离休老干部。
1999年3月
我校和无锡市政府签订共建无锡教育学院的意向书。校长陆善镇、副校长郑君礼、校长助理姜璐等出席签约仪式。
1999年3月
挪威教育、科研与宗教事务大臣永·利勒通先生率挪威教育代表团访问我校。校长陆善镇会见了来宾。
1999年4月
陆善镇校长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委和市教工委关于稳定工作的会议精神;讨论了同北京市教委合作举办初等教育学院事宜;讨论了顾明远先生就加强学科教学法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汇报了部分教师座谈会的情况和《1999年度教师调查问卷分析报告》;讨论通过了出版社社长等干部任命工作。
1999年4月
学校举行“祝贺白寿彝教授90华诞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宗教局、民盟中央、国家民委、全国人大民委、全国政协民委、中国史学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回族协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以及著名学者季羡林、钟敬文、刘大年、王钟翰、何兹全、戴逸、田余庆、齐世荣、金冲及、蔡美彪等出席了大会。党委书记袁贵仁和校长陆善镇在庆祝会上致辞,对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全书出版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分别致信、致电或以其他方式向白寿彝教授表示祝贺。
1999年5月
我校举行“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校长陆善镇出席会议并讲话。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就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作了指示。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述彭院士到会并讲话。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遥感中心、国家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以及我国遥感界的知名科学家参加了成立大会。
1999年5月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受聘为我校顾问教授,并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与大学》的报告。校长陆善镇致欢迎辞并向杨振宁教授颁发了聘书。副校长杨展如主持报告会。启功先生、黄祖洽院士、王梓坤院士、孙儒泳院士、刘伯里院士与近千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1999年6月
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举行建校15周年庆祝会。校长陆善镇和老年大学名誉校长顾明远参加了会议并致贺辞。
1999年7月
学校举行1999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等校领导出席毕业典礼。
1999年7月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代表教育部党组宣布了国务院、教育部关于我校校长换届调整的任免通知。国务院1999年7月7日决定,袁贵仁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免去陆善镇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职务。教育部人事司司长钱一呈、副司长李志军、北京市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尹栋年出席了会议。
2000年6月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审议2000年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事宜。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陆善镇主持。经过认真审议并投票表决,会议决定授予131人博士学位(其中留学生12人),501人硕士学位(其中留学生25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106人),43人教育硕士学位。
2001年4月
根据学校2001年研究生培养工作优秀奖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奖评选结果,中文系、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研究生培养工作一等奖,发展心理所、历史系、教育系、数学系、物理系和资环系获得二等奖;中文系钟敬文、低能物理所黄祖洽、教育系黄济、哲学系袁贵仁以及发展心理所林崇德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特等奖,中文系童庆炳、心理系张厚粲、法政所张静如、经济学院王善迈、哲学系周桂钿、比较教育所顾明远、艺术系黄会林、历史系黎虎、物理系马本堃、生命科学学院郑光美、天文系李宗伟、数学系陆善镇、化学系金林培、信息学院何克抗和资环系朱启疆获得优秀奖。
2003年2月
根据2002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我校有4项成果获奖。其中,数学系李洪兴教授完成的成果“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在四级倒立摆控制中的应用”,资源所高琼教授完成的成果“多尺度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及化学系方维海教授、刘若庄院士完成的成果“势能面交叉与光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论研究”获自然科学一等奖。数学系陆善镇教授、杨大春教授、丁勇教授完成的成果“赫兹型空间与粗糙算子”获自然科学二等奖。我校获自然科学一等奖数量在各高校中排名第二位。其中,数学系李洪兴教授与资源所高琼教授完成的两项成果,被教育部推荐申报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2003年3月
校领导陈文博、钟秉林、郑师渠会见了我校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我校全国人大常委庞丽娟、全国人大代表陆善镇、何香涛,全国政协常委张新时院士、全国政协委员魏群、黄元河等参加座谈会。
2003年6月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的通知》,我校13名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其中文科6人,理科5人,工科2人。钟秉林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我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所在学科评议组如下:袁贵仁(哲学),劳凯声(教育学),王英杰(教育学),林崇德(心理学),周星(艺术学),晁福林(历史学),陆善镇(数学),陈木法(数学),李小文(地理学),何大澄(生物学(Ⅰ)),方福康(系统科学),钟秉林(机械工程),齐晔(环境科学与工程)。
2003年10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 校务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文博,副主任钟秉林、王梓坤、方福康、陆善镇、顾明远,启功、陶大镛、何兹全为顾问,樊秀萍为秘书长,委员为毛振明、王宁、王彬、王乃炎、王永炎、王英杰、刘伯里、刘昌明、刘若庄、刘鸿亮、孙儒泳、安宝生、齐晔、何香涛、劳凯声、吴志功、张秀兰、张厚灿、张新时、张静如、杨耕、杨展如、沈越、陈绂、陈新、陈木法、周流溪、呼中陶、林崇德、郑君礼、姚力、姜璐、徐汝梅、晁福林、梁振华、黄祖洽、龚书铎、童庆炳、戴家干、魏国。 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木法,副主任郑师渠、史培军,林学钰、刘家和、王炳照为顾问,高尚玉为秘书长,委员为方维海、车宏生、邓志威、申继亮、刘永平、刘宝元、刘象愚、朱霖、朱志敏、何大澄、张健、张聪、张大勇、张小虎、张斌贤、李翀、李小文、李国英、李洪兴、杨共乐、杨志峰、杨国健、沈复兴、陈黎、陈英和、周星、周作宇、周宏余、胡岗、赵世瑜、唐任伍、殷恒婵、黄荣怀、韩震、赖德胜、廖申白、魏群、瞿林东。
2005年12月
数学系成立九十周年庆祝大会和王世强、孙永生、严士健、王梓坤和刘绍学五位先生的文集首发式举行。丁伟岳、丁夏畦、文兰、王元、石钟慈、严家安、杨乐、林群、郭柏灵、唐守正、王梓坤、陈木法等院士和陆善镇、王世强、严士健、刘绍学教授,中国数学会在京常务理事,部分高校校领导、数学院系领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负责人,特级教师及我校数学系著名校友等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庆祝大会。校长钟秉林出席大会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