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篇

陶大镛

 

陶大镛同志,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荣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194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经济系,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相关学科

世界经济

相关事件

1956年6月
我校党委会分别邀请无党派和民主党派人士进行了座谈,征求对党委统战部工作的意见。出席座谈会的有:无党派民主人士傅种孙、钟敬文、穆木天、胡明、李长之、朱智贤、郑华炽、刘启戈、陈友松9人,民主党派负责人祁开智、白寿彝、陶大镛、王心正、鲁宝重、胡志彬、陆宗达、胡梦玉、谢斯骏、何兹全、赵擎寰、萧璋12人,党委代表张斧、黄彦平、谭丕模、姚慧敏、周群、金永龄6人。
1978年3月
为了纪念周总理80周年诞辰,校党委召开有干部、教师、学生和工人共50余人参加的大型座谈会。教育系朱智贤教授、政教系陶大镛教授、地理系周廷儒教授等发言。党委书记贾震和副书记王于畊、谢芳春等同志出席座谈并发言。
1979年8月
经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研究,同意聂菊荪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兼),任炎任哲学系系主任(兼);陶大镛任经济系系主任,顾明远任教育系系主任兼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马燮如任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振稼任社会科学处处长,金永龄任自然科学处处长兼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王适安任教务处处长,刘超任实验学校部主任(兼一附中校长、总支书记);王寿图任总务处处长,韩国斌任基建处处长;同意免去王适安的原教育革命处处长、金永龄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韩国斌的原校务处处长职务。
1979年9月
经校党委讨论通过并报市委批准,我校又有一些同志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问题得到了改正。他们是:黄药眠、陶大镛、罗志甫、朱启贤、石磐、殷祖英、胡明、彭慧。这些同志受到的各种处分已经撤销,他们的原级别及职称也已恢复。我校被划为“右派”的教职员和学生,已有369人得到改正。同时,校党委对1957年整风鸣放期间,以所谓“严重右倾”、“丧失立场”等错误,给予一些同志党团纪律处分的问题进行了复查,并已决定对322位同志撤销各种错误处分。其中,有43位同志恢复党籍。
1981年1月
政经系系主任陶大镛教授为本系学生作了《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展望》的专题报告。陶教授列举大量数字与事实,分析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概况及其特点,对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981年5月
副校长肖敬若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会议汇报了教育部召开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会议同意陶大镛等6位同志为科学评议组成员,并讨论了生产设备处的机构设置问题。
1981年6月
陶大镛、王焕勋、钟敬文、黄祖洽、汪堃仁、周廷儒6位同志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审核高等学校学位授予单位学科评议组会议。
1981年6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核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我校陶大镛、王焕勋、顾明远、钟敬文、白寿彝、严士健、黄祖洽、汪堃仁8位同志被确定为首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1年7月
钟敬文、白寿彝、陶大镛、张禾瑞、王世强、喀兴林、陈光旭、刘若庄、周廷儒、刘培桐、汪堃仁、何兹全、陆宗达13位同志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教育部授予学位单位评议会议。
1981年7月
我校陶大镛等5位同志应邀参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的学科评议组会议。会议主要是审定我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高等学院和科研机构及其学科、专业名单。
1981年9月
校党委统战部组织有关人士和部分台胞亲属收听与座谈叶剑英委员长关于进一步阐明台湾回归祖国9项方针政策的谈话。全国政协委员、政经系主任陶大镛教授,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北京市分社常委肖璋教授,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成员郑华炽教授等在座谈会上发了言。
1981年11月
我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世界经济、教育基本理论、中国教育史、发展心理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民间文学、汉语文字学、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古地理学、细胞生物学17个学科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陶大镛、王焕勋、毛礼锐、陈景磐、朱智贤、李何林(兼职)、钟敬文、陆宗达、白寿彝、何兹全、王世强、刘绍学、孙永生、严士健、黄祖洽、黄敞(兼职)、刘若庄、陈光旭、周廷儒、汪堃仁20位教授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学、自然辩证法、中共党史、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史、中国近现代史、无线电物理、核物理及核技术、光学、放射化学、天体物理、区域地理学、环境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自然科学史(数学)等42个学科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982年1月
教育部批复:同意我校由白寿彝、汪堃仁、王于畊、王焕勋、冯克嘉、齐振海、朱智贤、严士健、陈光旭、陈景磐、纵瑞堂、陆宗达、何兹全、杨圭南、金永龄、周廷儒、张禾瑞、张静如、钟敬文、陶大镛、顾明远、聂菊荪、黄祖洽、喀兴林24位同志组成学位评定委员会。
1982年3月
经国务院批准,我校陶大镛、王焕勋、毛礼锐、陈景磐、朱智贤、李何林(兼职)、钟敬文、陆宗达、白寿彝、何兹全、王世强、刘绍学、孙永生、严士健、黄祖洽、黄敞(兼职)、刘若庄、陈光旭、周廷儒、汪堃仁这20位教授,有权授予博士学位。
1983年3月
我校严士健、顾明远被增补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郭预衡、张志贤、冯克嘉为评议组特约成员。此前,汪堃仁、黄祖洽、白寿彝、钟敬文、王焕勋、陶大镛6位教授已是有关评议组成员。
1983年3月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陶大镛教授,于7月26日至28日赴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参加世界经济讨论会。
1983年5月
我校9人被选为第6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我校黄药眠、启功、陶大镛、关瑞梧、严梅和、吴英辅6人又被推举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我校贾震、王于畊、梁容若3人被新增补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7月
在全国首届通俗政治理论读物评选中,我校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获一等奖,陶大镛教授主编的《社会发展史》获二等奖。今日举行授奖大会。全国首次评选获奖的读物共49本,是从1979—1983年内所出版的通俗政治理论读物中评选出来的。《社会发展史》一书现已被北京、上海等地推荐为职工“振兴中华”必读书目。
1983年8月
全国政协举行主席会议,决定成立3个委员会15个工作组,陶大镛任教育工作组副组长。
1984年3月
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批准陶大镛教授辞去政治经济系系主任职务。
1984年3月
经校党委讨论决定,免去陶大镛的政治经济系系主任职务。
1984年6月
我校召开教职工大会,人大常委白寿彝、人大代表王忠烈、政协委员陶大镛、王于畊在会上传达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精神。
1984年9月
我校有关部门召开了有关“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学习讨论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历史系教授白寿彝,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著名书法家启功,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陶大镛,市人民代表、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堃仁,原校党委书记贾震,中文系教授钟敬文,天主教北京市爱国委员会副主席谢斯骏,民进中央常委胡梦玉,市人民代表林冰等各方面人士参加了座谈会。
1984年12月
我校根据校长王梓坤的建议,举行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倡议由国家确定每年9月在全国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并将该月的一天定为教师节。陶大镛、启功、朱智贤、钟敬文、赵擎寰、黄济等出席座谈会。
1985年2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学科评议组第2届成员名单,我校9位同志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第2届成员。他们是:陶大镛、张静如、顾明远、黄济、田继宗、俞敏、严士健、黄祖洽、孙儒泳。
1986年4月
校党委召开全校教师、干部大会,白寿彝、严梅和、王于畊、陶大镛传达了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精神。大会由校党委书记方福康主持。
1987年5月
首都历史、科学史、经济、哲学、教育等领域的30多位知名学者、教授在我校集会,座谈环太平洋区域文化问题。周谷城教授主持座谈会,他提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正在由西欧逐渐向太平洋地区转移”。陶大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元辉、席泽宗等出席了座谈会。
1987年12月
在海淀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我校经济系教授陶大镛、教科所副研究员林冰、外语系副教授金慕箴和教育系教授夏之莲当选为北京市第九届人大代表。
1988年1月
经济系陶大镛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教育系夏之莲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1988年2月
民盟北京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陶大镛教授当选为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8年3月
我校许嘉璐、陶大镛、罗里波、何香涛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8年3月
陶大镛教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嘉璐教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1988年6月
校长办公会议通过北京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名单:主任王梓坤;副主任方福康、顾明远、许嘉璐、郝允祥;王永潮、王德胜、田继宗、刘宁、刘若庄、孙儒泳、严士健、陈木法、吴永仁、何香涛、沈复兴、纵瑞堂、周之良、张兰生、张至善、杨展如、林崇德、俞敏、胡恒立、陶大镛、袁行榘、袁名敦、韩俊才、黄济、黄祖洽、龚书铎、童庆炳、彭聃龄为委员;王树人、韩绍祥、胡祖莹、马樟根为秘书组成员。
1989年3月
我校陶大镛、许嘉璐、何香凝、王于畊、浦安修、启功、吴英辅、陆善镇、卢乐山9名教师参加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协七届二次会议。
1990年4月
党委举行报告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我校著名教授陶大镛先生介绍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的盛况。党委副书记许统乔主持会议。
1991年4月
民盟北师大支部向民盟市委组织部统计上报了民盟同志1990年获奖情况。经济系教授陶大镛获得英国剑桥传记中心颁发的“国际荣誉勋章及证书”、“世界首批五百名人奖状”;心理系教授张厚粲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妇女名人录》。张厚粲教授负责的“七五”课题“普通高校入学考试改革”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一等奖;与郑日昌合作完成的《对高考评分客观性的调查分析》一文,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生物系张启元教授“中医基础理论:脾虚动物模型机制的研究”获教委甲级三等奖。数学系教授张禾瑞、钟善基,化学系教授王传淑、周奎润,无线电系教授郭汾,物理系教授李平、冯钟泰等8人获国家教委颁发的有40年以上教龄在科研和教学方面获得显著成绩的理工科类教授荣誉证书。
1991年10月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资本论》的著名经济学家伊藤诚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绍文陪同下,来校与经济系部分师生举行座谈会。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教授、副校长杨国昌教授、经济系主任程树礼教授、经济系教师彭延光副教授以及研究生20余人参加了座谈。
1992年9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到我校视察工作,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问候,希望教育战线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陪同江总书记前来视察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同志,国务委员、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同志,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同志,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汪家镠同志,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同志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徐瑞新同志等。江泽民同志同钟敬文教授、启功教授、白寿彝教授、陶大镛教授、刘乃和教授、肖璋教授、何兹全教授、郭预衡教授、汪堃仁教授、王梓坤教授、黄祖洽教授、刘若庄教授等亲切握手。江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同我校师生进行座谈。会后,江泽民同志为我校题词:“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
1992年10月
学校15项文科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位列全国高校系统第六。具体项目为:哲学系齐振海的《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历史系刘宗绪的《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研究》、中文系伍铁平的《中西语言学说史的比较研究》、经济系陶大镛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马列室张静如的《毛泽东思想概论》、中文系聂石樵的《中国古代文学形象的历史文化研究》、中文系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中文系蔡清富的《新文学史上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历史系王新的《独联体民族问题的历史渊源》、哲学系杨寿堪的《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艺术系黄会林的《中国大众文化现状研究》、古籍所刘乃和的《陈垣评传》、史学所吴怀祺的《史学的变通思想和历史变革进程》、中文系张海明的《五四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历史系赵世瑜的《关于胥吏的社会政治史研究》。
1992年10月
庆祝陶大镛教授执教50周年学术座谈会举行。启功先生专门为陶先生执教50周年作画“教则流芳”。陶先生早年弟子、校党委副书记许统乔向导师献上条幅“松竹梅菊”。
1993年3月
我校共有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人,分别是陶大镛、许嘉璐、何香涛、郑光美、谢军;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7人,分别是启功、王于畊、吴英辅、方福康、张厚粲、汪培庄、陆善镇。
1993年4月
学校举行纪念会,纪念著名社会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诗人黄药眠教授诞辰9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民盟中央副主席陶大镛、马大猷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许嘉璐主持,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到会,校长方福康代表学校作了讲话。
1994年1月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及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陈大白等来我校视察工作,参观了我校图书馆、数学系、模糊信息处理与控制实验室等单位,并与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校长方福康介绍了我校改革发展的情况。陶大镛、启功、刘伯里、彭林、史培军等专家学者,就师范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国家教育投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李岚清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1994年2月
《启功絮语》和《郑板桥集》善本影印本首发式在我校举行,著名作家张中行,我校著名教授、92岁高龄的钟敬文先生,陶大镛教授,赵光贤教授,刘乃和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王世襄先生,傅璇琮先生,郭预衡教授出席了首发式,启功先生也带病亲临现场。出版社的同志向老学者、老专家赠送了《启功絮语》和《郑板桥集》。
1994年2月
白寿彝先生85寿诞暨《白寿彝史学论集》出版庆祝会举行。参加这次盛会的,有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民盟中央、国家教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北京市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以及白先生的同事好友、学界名流周林、季羡林、刘大年、苏秉琦、齐世荣、周一良、林业泉、田宗庆、钟敬文、陶大镛、启功、王梓坤、顾明远、赵光贤、何兹全、刘乃和等近200人。副校长许嘉璐致祝词。
1994年5月
我校出版社向希望工程及优秀少年儿童赠书仪式暨《走向英语世界》系列丛书首发式隆重举行。希望工程负责人和我校领导许嘉璐、吴猛、杨国昌及著名专家学者启功、陶大镛等出席了赠书仪式。
1995年9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名单:主任:陆善镇;副主任:周之良、王梓坤、方福康、顾明远;顾问:白寿彝、启功、钟敬文、陶大镛。
1996年4月
民盟北师大基层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陶大镛,副主委黄世华,秘书长张汝范,组织部长金敏之,宣传部长汪东林及我校党委副书记李英民、副校长袁贵仁出席了大会。金敏之同志代表盟市委宣布了民盟北师大基础委员会组成名单:主委张厚粲,副主委郭汾(常务)、沈绮云、李岫,委员陈秋凡、张经之、王雅娟、陈其泰、周石玲、马玉生、邓春郎。
1996年6月
经济学院成立大会召开。校长陆善镇、副校长王英杰到会并讲话。全国著名经济学家、我校陶大镛教授任经济学院名誉院长,杨国昌教授任院长。
1996年9月
宝钢教育基金会决定设立高校文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博士文库》,我校王英杰、陶大镛教授担任编委会人员。
1996年10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举行创刊40周年暨颁奖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及钟敬文、陶大镛等老教授到会并讲话,为何兹全教授等31位学报论文获奖者颁奖。
1997年7月
学校党政领导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举行座谈会,副校长郑君礼,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光耀,我校各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校港澳台联谊会、校侨联负责人和启功、陶大镛教授等20余人参加。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范国英讲话,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经济系教授陶大镛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高等教育法”情况。
1997年9月
我校白寿彝、启功、陶大镛教授应邀列席中共“十五大”。
1998年6月
我校经济学院和出版社联合举办庆祝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我校经济学院教授陶大镛从事学术活动60周年暨《陶大镛文集》(世界经济卷)出版学术座谈会。
1999年2月
春节前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副部长周远清一行来到钟敬文、启功、陶大镛、白寿彝等著名教授家中,给老教授们拜年。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延东等也在春节前先后看望了钟敬文教授。
1999年2月
春节前夕,袁贵仁书记、陆善镇校长等全体校领导分别看望了王梓坤、钟敬文、启功、陶大镛、黄祖洽、孙儒泳、刘伯里等院士、知名教授和部分离休老干部。
1999年9月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学校领导分别看望了启功、钟敬文、陶大镛、黄祖洽、王梓坤、何兹全、赵光贤、孙儒泳、刘伯里、萧璋等著名教授,向他们祝贺节日,并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001年5月
200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立项工作结束。我校有10个项目获得批准,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8项。2项重点项目分别为:陶大镛教授主持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研究”,陈其泰教授主持的“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史学”。8项一般项目分别为:李由教授主持的“开放经济中的大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李翀教授主持的“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研究”,杨共乐教授主持的“早期‘丝绸之路’研究”,符绍宏副教授主持的“当代信息环境下中国的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宣兆凯教授主持的“21世纪中国环境保护的社会机制和国民环境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王向远教授主持的“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齐元涛老师主持的“隋唐五代楷书整理与研究”,王东平副教授主持的“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
2001年10月
北京市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北京市市委统战部部长沈仁道来我校看望我校资深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先生。
2002年6月
中文系杨润陆当选为民革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院陶大镛被推举为民盟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生命科学学院葛剑平当选为民盟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科学学院黄荣怀当选为民盟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教育学院庞丽娟当选为民进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资环学院王民当选为民进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委;管理学院王建民当选为九三学社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委。
2002年9月
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钟秉林看望经济学院陶大镛先生和历史系教授赵光贤先生。
2002年12月
根据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在本届评奖中,我校共申报65项,获奖29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3项,获奖总数居第二位。我校获得一等奖的6项成果分别是:经济学院陶大镛教授的《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心理学院冯忠良教授的《教育心理学》、心理学院彭聃龄教授的《认知心理学》、中文系李岫副教授的《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上、下卷)、教育学院项贤明副教授的《泛教育论》和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的《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2003年10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 校务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文博,副主任钟秉林、王梓坤、方福康、陆善镇、顾明远,启功、陶大镛、何兹全为顾问,樊秀萍为秘书长,委员为毛振明、王宁、王彬、王乃炎、王永炎、王英杰、刘伯里、刘昌明、刘若庄、刘鸿亮、孙儒泳、安宝生、齐晔、何香涛、劳凯声、吴志功、张秀兰、张厚灿、张新时、张静如、杨耕、杨展如、沈越、陈绂、陈新、陈木法、周流溪、呼中陶、林崇德、郑君礼、姚力、姜璐、徐汝梅、晁福林、梁振华、黄祖洽、龚书铎、童庆炳、戴家干、魏国。 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木法,副主任郑师渠、史培军,林学钰、刘家和、王炳照为顾问,高尚玉为秘书长,委员为方维海、车宏生、邓志威、申继亮、刘永平、刘宝元、刘象愚、朱霖、朱志敏、何大澄、张健、张聪、张大勇、张小虎、张斌贤、李翀、李小文、李国英、李洪兴、杨共乐、杨志峰、杨国健、沈复兴、陈黎、陈英和、周星、周作宇、周宏余、胡岗、赵世瑜、唐任伍、殷恒婵、黄荣怀、韩震、赖德胜、廖申白、魏群、瞿林东。
2005年11月
学校成立中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李翀任中心主任;成立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中心,孙魁明任中心主任;成立易学文化研究中心,张涛任中心主任;成立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刘铁梁任中心主任;成立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张百春任中心主任;成立艾滋病预防与健康行为研究中心,方晓义任中心主任;成立工会发展研究中心,王彬任中心主任;成立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李晓西任中心主任、成立房地产研究中心,董藩任中心主任;成立企业文化研究中心,刘孝廷任中心主任;成立中国《资本论》研究中心,陶大镛、白暴力任中心主任;成立公共部门绩效测评研究中心,杨冠琼任中心主任、成立空间电子对抗研究中心,杨志良任中心主任;成立生物资源循环再生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李玉任中心主任、成立中—瑞能源农业与生态工程研究发展中心,娄安如任中心主任;成立动力系统研究中心,袁荣任中心主任;成立山地生态与资源保育研究中心,江源任中心主任;成立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心,周明全任中心主任;成立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孙波任中心主任;成立嵌入式系统研究开发中心,李刚任中心主任。
2006年2月
校党委书记刘川生看望我校资深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先生。
2009年2月
学校聘任顾明远、刘家和、林崇德、童庆炳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原我校资深教授何兹全、陶大镛被聘为荣誉教授。
2009年11月
我校李晓西、李实、陶大镛三位教授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校友杜润生、魏礼群榜上有名。
2010年2月
校党委书记刘川生看望何兹全、陶大镛两位荣誉教授。
2010年4月
学校荣誉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先生逝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