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篇

袁贵仁

 

袁贵仁,男,汉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镇人,1975年2月入党,1969年5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现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相关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相关事件

1987年4月
杨寿堪任哲学系系主任,汪馥郁、袁贵仁任副系主任;丁连发任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王华东任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魏金洲任副所长。免去吴猛的副总务长职务;刘培桐的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职务,刘逸浓、冒海天的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职务;曲家齐的哲学系系主任职务,杨镜江、杨宝仁、于凤梧的哲学系副系主任职务。
1988年10月
我校哲学系有4个科研项目在全国哲学学科“七五”规划小组会上,被通过为国家资助项目。分别是沈小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规律问题研究、甘葆露的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袁贵仁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问题研究、汪馥郁的辩证规律论。
1988年12月
198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评审工作结束,我校9项研究课题获得批准,分别是中文系韩兆琦教授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实践与文学风貌》;中文系李清安副教授的《现实主义在二十世纪的法国》;哲学系甘葆露副教授的《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哲学系沈小峰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关于规律问题研究》;哲学系袁贵仁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问题研究》;哲学系汪馥郁副教授的《辩证思维论》;马列所张伟垣教授的《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问题新探》;马列所李敬德副教授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官僚主义研究》;马列所孟全生的《共产党与社会主义民主党关系的历史考察》。
1989年9月
北京市举行庆祝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我校王世强、胡华旦、朱智贤、姚乃红、彭奕欣、赵俊琳、贺允清、朱元珍、袁贵仁、刘友渔、冯宝华、王本中、陈如邻等获得“优秀教师”称号,朱正威、何运刚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89年12月
袁贵仁任校社会科学处处长。
1990年11月
我校袁贵仁、史培军、董奇、桑新民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二次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
1991年1月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纪念我国学位制度建立10周年,决定对695名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予以表彰,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我校有8名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受到表彰,他们是:陈木法(博士)、丁鄂江(博士)、李翀(博士)、林崇德(博士)、史培军(博士)、唐守正(博士)、王一川(博士)、袁贵仁(硕士)。
1991年12月
北京市教育工会等上级单位批示的北京市优秀教师名单: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教授,郑光美教授,副系主任郑日昌副教授,低能核物理所副所长颜一鸣教授,胡岗教授,安宝生讲师,校党总支副书记贾书圣副教授,社科处处长袁贵仁副教授,实验中学一级教师李瑞敏(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胡永生。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何炳珍(女),人事处副处长呼中陶,北京师范大学工人董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董振民。
1992年9月
由启功教授捐资设立的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会首次举行颁奖仪式。董奇、刘永平等17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获“优秀青年教师奖”,袁贵仁等4位获“优秀著作奖”,白明、沈雪松等32名品学兼优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获“优秀学生奖”。奖金总额近3万元。
1993年2月
学校任命袁贵仁为副教务长;常汝吉为校长办公室主任;籍之伟为学生处处长(兼);刘美为档案馆馆长;刘显忠、叶东海为财务处副处长;贾绍勤为审计处副处长;马金双为生物系副系主任。免去金雅玲的审计处处长、常汝吉的学生处处长、侯刚的校长办公室主任、李连江的学生处副处长职务。
1993年3月
经党委常委会讨论,同意化学系党总支选举结果,由郭建权任党总支书记,郝淑荣、王亚明任党总支副书记;决定袁贵仁任教务部门党总支书记;李连江任武装部部长;王炳林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学勤任团委书记。免去孙川的团委书记职务。
1993年3月
国家教委批复,同意我校由方福康等25人组成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方福康任主席,顾明远、刘若庄任副主席,马本堃、王梓坤、王策三、冯文林、刘伯里、刘家和、孙儒泳、严士健、张兰生、何香涛、陆善镇、张厚粲、张静如、周之良、杨国昌、林崇德、郭志刚、袁贵仁、钱瑗、龚书铎、黄祖洽、薛绍白任委员。
1993年9月
科研处召开我校文科科研工作会议,介绍了近几年我校争取科研项目的情况,并就拨发今年文科日常科研经费、文科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评审、文科青年教师论文竞赛等项工作作了说明和布置。副教务长袁贵仁以及文科系所科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1994年12月
经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由贾立民、袁贵仁、焦梦周、刘永昌、王德瑛、姜慧梅、张淑玲组成教务部门党总支委员会,贾立民任党总支书记;由易代钊、邓理明、娄海珠、徐玉琴、吴泽林、苗润萍、王蔷组成外语系党总支委员会,易代钊任党总支书记,邓理明任副书记。
1995年4月
我校召开文科科研工作会议。副教务长袁贵仁汇报了“八五”期间科研工作,提出“九五”规划的设想。顾明远、龚书铎、郭志刚教授就如何组织申报科研项目、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结合等问题发了言。国家教委社科司副司长马樟根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就制订“九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目的和科研课题的类型作了报告。
1995年7月
接国家教育委员会教人字〔1995〕70号通知,任命袁贵仁、冯文林、王英杰、郑君礼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免去吴猛、吴碧华、杨国昌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职务,吴猛、吴碧华改任副校级调研员。
1995年9月
日本中央大学斋藤道彦先生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袁贵仁副校长出席聘任仪式并代表校方赠授聘书。
1995年9月
我校庆祝教师节表彰会举行。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副书记范国英、李英民,副校长袁贵仁、郑君礼,以及各部门党政工领导及受表彰的同志200多人参加了表彰会。
1995年9月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在我校召开成立10周年座谈会。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教委人事司司长陈文博、师范司司长马立、高教司副司长朱传礼,我校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袁贵仁、冯之林,副书记范国英,及各省区市的师资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1995年11月
我校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成立大会举行。王英杰副校长主持会议。校长陆善镇、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袁贵仁等学校领导出席成立大会。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由教育系、心理系、儿童心理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原外教所)组成。
1995年12月
历史系举行首届“白寿彝史学论著奖”颁奖仪式。历史系副教授杨共乐的专著《罗马史纲要》荣获一等奖,青年教师王培华的专著《大江东去》荣获二等奖。副校长袁贵仁教授,史学所所长龚书铎教授,瞿林东教授,历史系主任郑师渠教授,系党总支书记张宏毅教授及评委会其他成员出席了颁奖仪式。
1995年12月
我校召开研究生工作会议。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袁贵仁、冯文林,党委副书记范国英,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副院长吴家国等领导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冯文林主持会议。顾明远院长向与会同志汇报了我校研究生教育近几年发展的概况。吴家国副院长传达了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的主要精神。
1995年12月
学校召开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副校长袁贵仁就我校职称现状,“九五”职称工作目标和任务等问题介绍了情况并作了安排。
1996年1月
北京市市长李其炎来我校调研,就共建问题和学校领导进行了座谈。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市政协副主席、市教工委书记陈大白,市政府委办局相关领导以及我校校长陆善镇,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袁贵仁、郑君礼参加调研和座谈。
1996年1月
“北京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加强合作办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我校举行。我校校长陆善镇,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袁贵仁;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林培黎,党委书记于洸,副校长张泽膏、杨学礼等领导出席签字仪式。陆善镇校长和林培黎校长签署合作协议。
1996年2月
我校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举行。校长陆善镇、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袁贵仁、郑君礼及第二届理事会和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自今年开始,正式发放励耘助学金,同时提高奖学金额度。
1996年4月
民盟北师大基层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陶大镛,副主委黄世华,秘书长张汝范,组织部长金敏之,宣传部长汪东林及我校党委副书记李英民、副校长袁贵仁出席了大会。金敏之同志代表盟市委宣布了民盟北师大基础委员会组成名单:主委张厚粲,副主委郭汾(常务)、沈绮云、李岫,委员陈秋凡、张经之、王雅娟、陈其泰、周石玲、马玉生、邓春郎。
1996年9月
我校举行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揭牌仪式及9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党委书记周之良、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袁贵仁教授、党委副书记范国英教授、副校长王英杰教授出席了仪式和典礼。国家教委学位办公室副主任谢桂华宣读了国家教委关于批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转正的通知。
1996年9月
学校召开座谈会,庆祝第12个教师节及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党委书记周之良,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袁贵仁、王英杰,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吴志功及王梓坤、黄祖洽、孙儒泳等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1996年9月
我校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01人,其中包括211名正式代表,59名列席代表,21名特邀代表。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国家教委人事司司长陈文博、北京市委教工委常务副书记尹栋年等领导参加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八届党委工作报告和第三届纪委工作报告。会议拥护国家教委关于我校由校长负责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决定。大会选举出了中共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委员会和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委员会名单:马新国、王彬、王英杰、王兴业、王炳照、邓邦明、白光耀、刘木春、李德芳、吴志功、邹红、杨展如、郑君礼、范国英、周尚意、林福智、袁贵仁、唐伟、舒华、樊秀萍、戴家干。袁贵仁当选党委书记,范国英、吴志功、刘木春当选副书记。中共北京师范大学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王蔷、刘木春、刘增森、张梅英、张崇浩、李季、郑师渠、贾绍勤、程正方。刘木春当选纪委书记,张梅英当选副书记。
1996年10月
统战部召开由各民主党派成员、归侨代表以及部分无党派人士参加的会议,传达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党委书记袁贵仁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1996年10月
校工会举办了部门工会主席培训暨工会工作研讨会。市教育工会主席刘祚屏到会报告,阐述了现阶段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地位作用和工作重点。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第十届工会全委会。
1996年10月
我校举行新生田径运动会。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吴志功、副校长王英杰等校系各级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1996年10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举行创刊40周年暨颁奖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及钟敬文、陶大镛等老教授到会并讲话,为何兹全教授等31位学报论文获奖者颁奖。
1996年10月
校工会和我校民盟组织近200余名中老年教工参加了主题为“让我们拥有健康”咨询活动。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到场参观了图片宣传展板,与514医院的有关领导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1996年10月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到我校听取了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的工作汇报。陆善镇就“211”拨款、师范生助学金及学校与北京市共建的问题作了汇报。袁贵仁就理科基地评审、文科“九五”项目、毕业生分配、招生以及今后学校的工作思路等方面的情况也作了汇报。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马力、直属办主任陈小娅、“211”办公室主任赵沁平、计财司副司长杨周复。
1996年12月
我校制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条例》,成立了校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袁贵仁任组长,赵峥任副组长。本年度出站博士后共四人,全部留校工作。
1996年12月
校工会邀请了教学、管理部门的10位工会主席与校领导座谈。党委书记袁贵仁、副校长王英杰到会听取意见。
1996年12月
国家教委华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暨我校教育管理学院成立15周年庆祝会召开。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副校长王英杰、党委副书记吴志功及有关方面代表80余人出席。
1997年1月
学校召开校园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党委书记袁贵仁等学校领导出席。授予刘增森等18位同志校园文明建设优秀工作者称号、冯宝华等126名同志校园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1997年2月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在会上讲话。
1997年3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讨论了关于党委的工作和议事条例。
1997年3月
国家教委批准我校第4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名单,陆善镇任主席,顾明远、杨展如任副主席,王英杰、王梓坤、方福康、冯世平、刘伯里、孙儒泳、陈木法、吴仲达、杨国昌、何香涛、劳凯声、张静如、林崇德、罗钢、郑师渠、赵俊琳、郭志刚、袁贵仁、黄祖洽、彭聃龄、谢绍白、瞿林东为委员。
1997年3月
我校“双学”党员教育活动进入党员民主评议阶段。党委书记袁贵仁作动员报告。同日,党委副书记吴志功为学生党员作动员报告。
1997年3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讨论历史系、出版社的干部问题和稳定问题。
1997年3月
我校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黄策教授向中文系贫困生捐款仪式,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吴志功出席捐款仪式。
1997年4月
香港喜荣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校校友邱季端先生捐资300万元兴学助教仪式举行。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泉州市委书记邱广钟、副市长黄少萍、国家教委有关部门领导,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等学校领导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启功、钟敬文、郭预衡等师生代表300余人出席捐资仪式。
1997年4月
学校召开德育软件演示座谈会。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龙新民,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著名专家钟敬文、张岱年,以及部分大、中、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同志出席座谈。
1997年5月
外交部发言人、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大使吴建民来我校作关于人权斗争的国际形势报告。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夏强、国家教委思政司副司长靳诺和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吴志功及千余名师生一起参加报告会。
1997年6月
学校召开师德建设问题专家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到会并发言。
1997年6月
学校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工会代表大会。中国教育工会主席蒋文良、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郑守廷、市教育工会主席刘祚屏、副主席杜自中和学校党政领导袁贵仁、陆善镇、范国英、刘木春、吴志功、杨展如、郑师渠、谢维和、王英杰、郑君礼等出席大会。选举杨展如等15人、王彬等21人为新一届教代会执委会和工会委员会委员。
1997年7月
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吴志功、刘木春,副校长郑君礼、谢维和、郑师渠等出席。
1997年7月
学校党政领导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举行座谈会,副校长郑君礼,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光耀,我校各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校港澳台联谊会、校侨联负责人和启功、陶大镛教授等20余人参加。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范国英讲话,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经济系教授陶大镛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高等教育法”情况。
1997年7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召开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师德标兵”名单、成人教育研究所的班子和北京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名单。
1997年9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议,讨论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人选。
1997年9月
由国家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出版界部分专家组成的检查组对我校出版社进行了评估验收。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谢维和、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司长王富等出席验收会。
1997年9月
学校举行新生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吴志功、刘木春,副校长王英杰、郑君礼、谢维和及启功教授出席大会。
1997年9月
学校举行海淀区领导调研会议,海淀区领导张茅、李进山、朱善璐和我校领导袁贵仁、吴志功、谢维和参加会议,讨论我校用地、北门道路、学联社开发等问题。
1997年9月
学校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学校党政领导袁贵仁、范国英、郑君礼、刘木春、谢维和、郑师渠、校工会主席王彬等为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状和证书。
1997年9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部署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会议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期间的重要讲话,以及市委书记贾庆林等同志的重要指示。
1997年9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会议讨论了研究生工作处、哲学系、党办、图书馆的领导班子问题。
1997年10月
我校举行北京师范大学95周年校庆庆祝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及全国政协、国家教委、国家体改委、中央统战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团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来自日本、瑞士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高等学校的20余位代表和全国各兄弟院校的领导同志等出席庆祝大会。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庆祝大会。校长陆善镇、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在会上作了讲话。在庆祝会上,日本樱美林大学佐藤校长代表海外来宾,香港实业家邱季端代表香港校友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成为代表校友,物理系教师冯世平代表师生员工,郑漠代表在校同学发言。
1997年10月
我校出版社召开出版发展座谈会,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邬苏林、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张文启、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金学芳,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和学校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
1997年10月
北成电子出版集团董事局主席、我校心理系1990届硕士毕业生孙庆军博士向母校赠送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电子出版物,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出席捐赠仪式,并代表学校向孙博士颁发捐赠证书,副校长杨展如在仪式上发表讲话。
1997年10月
校党委宣传部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组副组长李红锋研究员来校做学习“十五大”文件辅导报告。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范国英同志出席报告会,副书记刘木春主持会议。
1997年10月
我校举行第十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副校长杨展如、党委副书记吴志功、研究生院院长陈木法出席了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二届研究生委员会。
1997年10月
校党委统战部和学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共同举行学习“十五大”精神报告会,学校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等民主党派成员近百人出席报告会。党委书记袁贵仁到会作报告。
1997年11月
由北京市哲学学会和我校哲学系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等10多家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到会并进行了发言。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到会致辞。
1997年12月
我校袁贵仁、周之良教授分别被聘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年12月
学校召开党委扩大会,我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员校长、校长助理,各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党委各部部长参加会议。由新当选的中共北京市委委员、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传达了北京市第八次党代会的情况,以及市委和市纪委的报告的主要内容。
1998年1月
教代会三届二次会议召开。校长陆善镇汇报1997年学校工作。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指出教代会在学校工作中占重要地位,要依法建立和健全教代会制度。
1998年2月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及各分管副校长、副书记分别部署了新学期的工作。
1998年2月
由学生处主办的1998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举行。我校共1254名毕业生面临就业,其中包括230多名大专生、300多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吴志功、副校长谢维和到现场指导工作。
1998年3月
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九届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校参加全国人大的代表为许嘉璐(副委员长)、陆善镇、何香涛;全国政协委员为启功(常委)、袁贵仁、方福康、张厚粲、吴英辅、庞丽娟。
1998年4月
学校召开校园文明建设工作大会表彰奖励1997年度校园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吴志功、刘木春,副校长谢维和等出席会议。
1998年5月
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办学协议书签字仪式在我校举行。参加签字仪式的有市长助理、市教委主任、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等领导。我校校长陆善镇、首医大校长徐群渊分别代表两校在协议书上签字。
1998年6月
学校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7周年大会。大会由党委副书记吴志功主持。党委副书记范国英代表学校宣布表彰决定,授予历史系党总支、第二附属中学党总支“先进党总支”称号;授予历史系史学所党支部、教育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等14个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称号;授予刘伯里、张宏毅等86位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86名新党员面对党旗宣誓。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作重要讲话。
1998年9月
学校召开新学期中层干部会。校长陆善镇提出“抓重点,抓薄弱环节,做好教职工关心的几项工作”的基本工作方针。党委书记袁贵仁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排除干扰,扎实工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大事,把学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998年10月
我校第三次校友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戴家干当选为秘书长。校友会会长启功先生发表讲话。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副校长郑君礼到会祝贺。
1998年12月
教育部主办,我校社会科学处承办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讨会”召开。教育部部长兼党组书记陈至立、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育部党组成员陈文博、北京市教委主任袁贵仁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周远清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带入21世纪》的报告。
1999年1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通报了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研究了文博馆筹建事宜;讨论了住房建设规划;通报了1998年度财务收支状况;讨论通过了部分单位拖欠校内津贴费用的处理办法。
1999年1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下学期的工作要点;听取了北京市希望与我校合作办中师的情况介绍;讨论了住房分配、科技楼搬迁等问题;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决定了干部任免工作。
1999年2月
春节前夕,袁贵仁书记、陆善镇校长等全体校领导分别看望了王梓坤、钟敬文、启功、陶大镛、黄祖洽、孙儒泳、刘伯里等院士、知名教授和部分离休老干部。
1999年3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审查了延聘人员名单;讨论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理科科研立项奖励办法》、《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出版社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文件;讨论了《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传达了教育部基建工作会议精神。
1999年4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会见韩国全北大学校长申铁淳、教务长殷茂一一行,双方就开展合作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999年4月
学校举行“祝贺白寿彝教授90华诞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宗教局、民盟中央、国家民委、全国人大民委、全国政协民委、中国史学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回族协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以及著名学者季羡林、钟敬文、刘大年、王钟翰、何兹全、戴逸、田余庆、齐世荣、金冲及、蔡美彪等出席了大会。党委书记袁贵仁和校长陆善镇在庆祝会上致辞,对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全书出版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分别致信、致电或以其他方式向白寿彝教授表示祝贺。
1999年5月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校工会、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我的祖国”教工歌咏比赛。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吴志功、刘木春,副校长谢维和、郑君礼等出席。
1999年5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通报了对我校财务工作进行审计的初步结果;传达了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会议精神,并介绍了部分高校的改革经验;传达了教育部财务工作会议精神;传达了教育部党组、北京市委关于安全稳定工作的指示精神;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细则》;研究了主楼搬迁问题。
1999年6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由学校党政领导组成的中心学习组学习讨论会。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收听了杨振宁教授《科学技术与大学》报告的录音,并进行讨论;讨论了我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1999年6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决定扩大招生规模的初步方案;研究决定了学生宿舍严重不足的解决办法;讨论了教学特聘岗实施以来的情况。
1999年6月
学校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出席并讲话。学校机关部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1999年6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汇报了修订本科生教学计划的情况和拟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教学特聘岗工作的补充规定》的有关情况,汇报了关于教学特聘岗实施的情况;讨论决定了干部任免;提出了推荐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人选的指导意见。
1999年6月
学校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8周年暨新党员宣誓大会。党委书记袁贵仁,副书记范国英、吴志功、刘木春,副校长郑君礼以及全体新党员和各总支、直属支部的党员代表近400人参加了大会。袁贵仁代表党委作了题为《树立改革创新精神,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的讲话。
1999年7月
我国第15次南极考察队成员、我校环境科学研究所赵俊琳教授赴北极探险考察前夕,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到赵俊琳教授家中看望并与他亲切话别。
1999年7月
学校举行1999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等校领导出席毕业典礼。
1999年7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有关机构改革的精神和部分院校机关改革的情况,汇报了我校现在的机关编制和人员状况,提出了我校机关改革的初步意见;汇报了我校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文化教育产业、科技产业、资源产业和科技园区的意见;汇报了学校教师住宅、学生宿舍、教室、办公用房的现状与缺口,以及工程在建项目、拟建项目等有关情况;研究同意研究生院“关于集中培养厅局级教育领导干部攻读教育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的申请报告”;决定成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中心”。
1999年7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会见美国克罗拉多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终身教授、IET教育基金创建人王逢旦博士一行。
1999年7月
校党委书记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汇报了我校1999年财务预算方案;汇报了我校明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将要上报北京市学位办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五年(2000—2004年)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传达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专题会议精神。
1999年7月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代表教育部党组宣布了国务院、教育部关于我校校长换届调整的任免通知。国务院1999年7月7日决定,袁贵仁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免去陆善镇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职务。教育部人事司司长钱一呈、副司长李志军、北京市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尹栋年出席了会议。
1999年7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我校1998年住房分配情况和1999年住房分配设想;听取了我校已上报教育部的扩大招生方案的有关情况;研究讨论了合作办学事宜。
1999年9月
在全国各族人民欢度中秋、喜迎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之际,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教工委常务副书记尹栋年,在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等的陪同下,来到西三旗育新花园看望了91岁高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加入党组织的老党员杨凡。袁贵仁、范国英、郑君礼等还分别看望了聂菊荪、谢芳春、张刚等老领导。
1999年9月
中秋前夕,党委统战部邀请校内台属、侨属代表及近年与港澳台有过学术交往的部分教师、民主党派负责人举行座谈,共叙对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思念之情。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向到会教师祝贺节日,并通过他们向遭受地震灾害的台湾亲人表示慰问。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发表讲话。
1999年9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学校发展思路和新学期工作安排;决定新学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决定本学期完成机构改革工作。
1999年9月
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良一行来校调研,听取我校关于申报第一批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工作的情况汇报。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师渠、董奇、史培军出席汇报会,获准正式申报的比较教育研究所和发展心理研究所负责人汇报了各自的基本情况、改革举措、发展规划等。
1999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的陪同下看望了正在住院治疗的我校历史系教授、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
1999年9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专门听取了史培军副校长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汇报。会议指出,全校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要确保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地位;要进一步对学校科研发展目标、各项指标以及配套措施进行论证。
1999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与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一行在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等陪同下考察了我校筒子楼改造工程,参观了青年教师的新居。
1999年9月
学校召开老中青教师代表座谈会,就学校改革和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参加座谈会并讲话。中科院院士王梓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伯里等人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校党委副书记刘木春、副校长谢维和、党委常委白光耀出席了会议。
1999年9月
我校1999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校领导袁贵仁、范国英、吴志功、刘木春、郑君礼、郑师渠、谢维和、董奇、戴家干与有关部处、院系所负责人出席了会议。近1700名本专科生、800名研究生、260名成人本专科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1999年9月
学校举行谢军第三次荣获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庆祝会。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在会上发表讲话,并向谢军颁发了“特殊贡献奖”荣誉证书和奖品。我校聘请谢军的教练叶江川、林峰为体育系兼职教授的仪式也同时举行。
1999年9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校领导的工作分工和近期的几项工作;重申了机关机构改革的原则;听取了人事工作汇报;决定从9月22日开始,召开四次学校中层干部会,布置各方面工作。
1999年9月
我校部分北京文化界校友举行聚会,共庆共和国50华诞和我校建校97周年。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君礼,启功先生等参加聚会并讲话。
1999年9月
校党委宣传部、校工会举办“50岁,我与共和国同庆”茶话会,迎接新中国50华诞。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参加了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戴家干、董奇,党委常委白光耀、刘永平等出席了茶话会。
1999年9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会见了比利时GROUP-T大学校长韩德华一行。双方共同签署了校际合作意向书,两校将在师资培训、教育技术和成人继续教育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
1999年9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后勤改革方案的情况说明,会议讨论原则同意该方案,并决定成立学校后勤改革领导小组;决定我校1999—2003年的主要建设项目为:国际交流中心、学生宿舍、留学生公寓、艺术楼、新主楼、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教学楼、体育馆、文化出版大楼、综合服务楼、学生食堂、塔三楼、塔四楼、北校门11号楼等。
1999年9月
学校召开全校中层干部会。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受教育部委托宣读郑君礼、郑师渠、谢维和、董奇、史培军、戴家干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免去王英杰、杨展如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职务的通知;宣读了教育部党组决定增补郑师渠、董奇、刘永平为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免去王英杰、杨展如、王兴业的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常委职务的通知。袁贵仁、史培军、董奇、郑君礼等学校领导在会上发表讲话。全校各总支、直属支部、各院系所中心、机关各部处副处级以上干部,各部门工会、民主党派负责人及全体博士生导师出席了会议。
1999年9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致信台湾辅仁大学校长杨敦和、台湾花莲师范学院院长陈伯璋等7所台湾地区的高校校长,就台湾地区发生地震表示慰问。
1999年9月
我校与内蒙古商业粮油集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举行。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和内蒙古商业粮油集团总经理何永盛在协议书上签字并为技术开发中心揭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乌云其木格、教育部科管中心副主任张秀梅、科技部基础司司长邵立勤、经贸委综合司司长马建堂、经贸委产学研办公室主任高朗、我校副校长史培军、戴家干等有关领导出席签字仪式。
1999年9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上,学校新老两届党政班子欢聚一堂,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共庆中秋佳节。
1999年9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传达了北京市关于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听取了有关合作办学工作的汇报;听取了有关招收高级管理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方案的说明;听取了有关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汇报;通过了对出国逾期不归的人员给予除名处理的决定。
1999年10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教学工作和近期重点工作。
1999年10月
学校召开迎接教育部优秀教学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会议。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师渠、谢维和,副书记吴志功等校领导及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会议。
1999年10月
由我校发起,北京市教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香港大学,以及北京等10省市民办教育团体联合主办的“面向21世纪民办学校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民办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战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和教育部、北京市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美国联邦教育部私立教育办公室特别顾问柯伦克(Jack Klenk)、日本教师学会原会长铃木慎一等国际知名专家,以及来自美、英、法、日、澳、加、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共计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1999年10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决定了三届四次教代会的召开时间;讨论并修改了机关机构设置及编制的方案(讨论稿),初步确定了机关机构设置、处级人员职数和各部门全员职数;听取了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路和计划;决定成立学校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讨论了师资培训中心《关于申请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试点)的请示》。
1999年10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出席教育部和英特尔公司关于“英特尔公司支持中国基础教育网建设的意向备忘录”签字仪式并讲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王建国、我校副校长戴家干、英特尔架构实验室总经理杨钟仁代表合作方在备忘录上签字。
1999年10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机关机构设置、各部门职能、处级人员职数和各部门全员职数;听取了有关《北京师范大学延聘暂行条例》(讨论稿)的说明,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听取了《艺术系关于增设新专业的请示》的说明,同意向教育部申请另行增设新专业;讨论了《对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的决定》,确定了我校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传达了教育部召开的有关合作办学会议的精神。
1999年10月
我校与北京市商业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北京市商业银行党组书记、行长阎冰竹,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出席签字仪式。北京市商业银行副行长严晓燕,我校副校长郑君礼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副校长戴家干主持签字仪式。
1999年10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会议专题研究讨论并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机关改革方案》和《北京师范大学机关干部聘任工作实施细则》。
1999年11月
学校第十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书记吴志功,副校长董奇等出席了大会。
1999年11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讨论并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和建设的若干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引进院士的有关规定》。
1999年11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出席纪念楚图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并讲话。
1999年11月
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家组及教育部社政司领导一行到我校发展心理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考察。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与专家组和社政司领导陪同考察。
1999年11月
校工会通过了“市模范职工之家”复验。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君礼与评审组进行了座谈。校工会主席王彬向评审组作了复验报告。
1999年11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会见了来校访问的俄罗斯大学校长代表团。
1999年11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机关改革中副处岗位干部的人选和2000年招生规模问题。
1999年11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关于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房源和需求状况”的汇报,专题讨论明年扩招学生的住宿解决办法和今年住房分配工作。
1999年11月
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1999年住房分配方案》、《津贴试行总则》等文件的编制说明,并进行了讨论。
1999年11月
化学系刘若庄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庆祝大会举行。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副校长董奇主持大会。
1999年12月
学校召开教代会三届四次会议。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作了关于我校改革形势与思路的工作报告。副校长董奇就我校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了专题报告。教代会秘书长成国志宣读了执委会关于成立新的专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即成立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委员会、校产工作委员会和教职工福利保障工作委员会。大会增补副校长郑君礼为教代会执委。10日的闭幕会议上,郑君礼当选教代会主任。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教代会条例实施细则》。
1999年12月
举办“喜迎澳门回归图片及实物展”活动,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出席开幕式。
1999年12月
学校召开分配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书记范国英,副校长郑君礼、董奇出席会议。我校正式启动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1999年12月
学校举行刘昌明、林学钰、张新时三位院士来我校工作欢迎大会。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董奇主持。
1999年12月
我校文科学报新一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师渠、史培军及新一届编委会委员出席会议。
1999年12月
学校举行教工迎澳门回归接力赛。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君礼到场祝贺。
1999年12月
新千年来临之际,校领导慰问了坚持工作岗位的教职工,并参加了学生的新年联欢晚会。校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书记吴志功、刘木春、郑师渠,副校长谢维和、董奇、史培军分别来到新北和新南饭厅,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新年联欢活动。袁贵仁校长发表新年贺辞。党委副书记吴志功和副校长戴家干分别慰问了值班门岗和安全保卫人员以及配电室、热力站、自备井、维修站等在岗工作的职工。
2000年1月
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讨论分配制度改革。
2000年1月
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模拟实验室发展的有关问题。副校长郑君礼、董奇、史培军,校长助理、党校办主任唐伟以及资环学院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2000年1月
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会议的精神,研究讨论了后勤社会化改革、住房分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工作。
2000年1月
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副校长戴家干,副书记刘木春和各院系所、机关部处、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副校长郑君礼主持会议。会上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
2000年1月
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工作会会议精神,讨论了津贴分配、召开制定我校发展计划(2003计划)研讨会、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等工作。
2000年1月
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津贴分配方案、成立文艺学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中心、北京捐助电脑助学行动工程等工作。
2000年1月
经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特聘童庆炳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中心,特聘瞿林东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杨共乐为副主任;成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王宁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特聘王善迈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成立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特聘袁贵仁为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震为副主任;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特聘黄会林为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周星、郑洞天为副主任。
2000年2月
中组部党政外事干部局局长张常韧来我校宣布中央的任免决定:任命陈文博同志为我校党委书记,免去袁贵仁同志党委书记职务。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徐锡安分别代表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作了讲话。陈文博同志和袁贵仁同志分别讲话。教育部人事司司长李卫红、副司长李志军以及我校各单位领导、学者等出席了会议。
2000年2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工作要点》,布置了有关工作。
2000年2月
我校2000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举行。校长袁贵仁、党委副书记吴志功到招聘现场视察。本次供需见面会共有来自北京、天津、广东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是历年来参加单位和人数最多的一次。
2000年2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学校2000年预算,通报了中国基础教育网建设情况。
2000年2月
“0~12岁儿童脑认知功能发展与促进的基础问题研究”项目专家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谢焕忠、科技司基础处处长陈冬生及我国心理学界、医学界的专家、教授参加研讨会,副校长董奇作为专家出席。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会见与会专家。
2000年3月
校长袁贵仁与贵州省教委主任金正宇代表双方签署教育合作协议。
2000年3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和李岚清副总理在政协教育组座谈会上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再次讨论了津贴分配方案,讨论了产业总公司《关于借助社会资金创办中国基础教育网的请示》。
2000年3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利用银行贷款的基建项目,讨论并原则通过《补充人员暂行规定》。
2000年3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学校创收和申报举办网络教育学院等工作。
2000年3月
“理科基地建设汇报会”举行。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等学校领导以及部分院系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副校长郑师渠主持会议。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五个基地的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基地的建设情况作汇报。
2000年3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本科招生和教学工作,原则通过了《关于成立教学督导团的决定》、《关于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的实施办法》和《讲座教授基金实施办法》等,学习了教育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朱镕基总理在第五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上重要讲话的通知》。
2000年3月
我校举行祝贺钟敬文先生九十八寿辰暨《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刊行发布会。中央统战部三局局长韩雁、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北大知名教授张岱年等,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副书记范国英、宣传部部长白光耀以及中文系全体教授到会向钟敬文先生祝寿,并祝贺其新著《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正式出版。文化部、社科院等单位的社会各界人士、知名学者向钟先生发来贺电、贺信。
2000年3月
美国教育部部长理查德·赖利一行来访,并作题为《21世纪的教师》的演讲。校长袁贵仁、副校长董奇会见来宾。
2000年3月
校长袁贵仁会见了来访的昌平区委书记、区长一行。党委副书记刘木春,副校长郑君礼、谢维和、戴家干,校长助理姜璐、唐伟等参加会谈。
2000年3月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成立大会举行。雷洁琼同志发来贺电。来自民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社会学专家到会祝贺。校长袁贵仁出席成立大会。副校长史培军主持大会。
2000年4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精神;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津贴分配改革方案·教学与科研》(试行);讨论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我校教职工住房建设的有关问题。
2000年4月
新加坡管理学院总裁兼院长叶顺广先生一行来我校商谈续签合作协议事宜,双方同意在新加坡继续开办“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课程班”。校长袁贵仁会见来宾。
2000年4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学校网络建设规划、后勤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党委工作计划等工作。
2000年4月
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开学典礼在我校举行。1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马立、校长袁贵仁、副校长谢维和出席开学典礼。
2000年4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教育部基建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北京市委转发〈市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维护首都稳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研究讨论了校园文明建设和筹资、职称评聘等工作。
2000年4月
我校召开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期检查会议。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陈祖福,检查组组长伍卓群,副组长甘子钊等数十名专家、教授以及我校陈文博书记,袁贵仁校长,郑师渠副校长,校长助理唐伟、王梓坤、黄祖洽,张新时院士等出席会议。
2000年4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北京师范大学新一轮学科调整意见》、后勤管理处处长人选和成立心理辅导研究所等机构的工作。
2000年4月
我校召开理科基地中期检查总结会。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王梓坤院士到会并讲话。数学、物理、生物、地理、心理5个理科基地以及教务处有关负责人总结了中期检查工作。副校长史培军、校长助理姜璐、唐伟以及中文、历史两个文科基地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副校长郑师渠主持总结会。
2000年4月
日本大真协会来我校进行一年一度的友好交流活动。5月2日,校长袁贵仁会见了来访的大真协会会长椿秀夫先生一行,并就今后双方合作的前景交换了意见。
2000年4月
我校附属学校发展与研究中心和平谷县教育局在平谷举行托管办学签字仪式。双方决定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由我校附属学校发展与研究中心对平谷五中进行管理和改制。我校校长袁贵仁、副校长戴家干、北京市文教委副主任陶春辉、平谷县党政领导以及我校3所附属中学的校长出席签字仪式。
2000年5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圳南山区、北京市文化局合作办学问题,讨论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建问题。
2000年5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通报了5月12日李岚清副总理与14所高校校长座谈的情况并传达了李岚清副总理在会上的讲话,研究讨论了筹建网络教育学院和创建“健康促进大学”等工作。
2000年5月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副部长周远清、张保庆等听取了我校的工作汇报。校长袁贵仁就我校的工作以及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作了重点汇报,党委书记陈文博、副校长郑君礼作了补充。汇报会由陈至立部长主持。
2000年5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通报了陈文博书记、袁贵仁校长、郑君礼副校长向教育部领导汇报我校新世纪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的情况,以及教育部领导对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有关问题的重要指示;会议听取了关于筹建我校文化教育出版集团情况的汇报,讨论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化教育出版集团筹建计划》,同意以出版社为核心,用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文化教育出版集团;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综合治理委员会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小组成员调整名单》、《北京师范大学房屋出租管理规定》和《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对校内违章建筑的有关规定》等文件。
2000年5月
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与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德宠、校长林金桐就两校合作事宜进行了探讨和协商,并初步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
2000年5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通报了5月24日与北京邮电大学领导座谈两校合作的情况;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新一轮学科调整的意见》;讨论了《北京师范大学公用房管理条例》。
2000年6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通报了教育部财务工作会议情况,讨论并通过了《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北京师范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讨论并修改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道德规范》、《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行为准则》和《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0年6月
经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组长为袁贵仁,副组长为郑君礼、刘木春。
2000年6月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举行学习、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座谈会。座谈会由校长袁贵仁主持,党委书记陈文博作主题报告。全校党政干部、理论系所全体教师参加学习座谈会。
2000年6月
我校第十二次团员代表大会开幕。团中央学校部部长邓勇、团市委副书记王英偶,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党委副书记吴志功、刘木春,副校长郑君礼、郑师渠、董奇等校领导,以及来自37所高校团委和泰安团市委的负责人出席开幕式。校团委副书记梁家峰主持开幕式。
2000年6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拟定了我校2000年新生学费标准,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新一轮学科调整调研规划领导小组,负责新一轮学科的调研和规划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以北京师范大学名义对外合作的规定》、《北京师范大学关于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试行办法》和《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
2000年6月
校长袁贵仁、副校长董奇会见来访的英国教育与就业大臣大卫·布朗基特一行。布朗基特一行参观了我校教育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并就教育的重要性、中英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发表了演讲。
2000年6月
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中国大学排行榜有关事宜。
2000年6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对校内各单位出租的房屋的处理意见》,讨论并原则同意与北京邮电大学商谈后勤合作的情况和双方达成的初步合作意向。
2000年6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实地考察专家组到我校考察了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听取了专家组对该中心提出的整改意见。
2000年6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科技工作会议方案,讨论了教学科研津贴、机关津贴方案和教辅单位及院系所专职干部津贴方案,讨论并决定校内的全部小市场统一由后勤管理处与保卫处归口管理,讨论并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基建规划委员会名单和基建工程招投标小组名单,研究同意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批准了后勤管理处、基建处和保卫处开设学校西门的方案。
2000年6月
我校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9周年大会。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吴志功、刘木春,副校长郑君礼、郑师渠、董奇,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永平,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光耀出席了纪念大会。近千名师生参加大会。在纪念大会上,范国英副书记宣布《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表彰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陈文博书记就本次评优情况、先进党支部的特点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发表讲话。
2000年7月
学校举行200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共有1361名毕业生参加。校领导陈文博、袁贵仁、范国英、吴志功、刘木春、郑君礼、郑师渠、戴家干出席典礼。校长助理、党校办主任唐伟主持了毕业典礼。
2000年7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决定,落实教学科研津贴方案和发放教师津贴,讨论修改机关、教辅人员津贴方案,听取了京师科技学院的工作汇报。
2000年7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京师科技学院的工作,讨论了学校科技会议的有关文件,原则同意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科研工作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见》、《理科科研管理条例》、《文科科研管理条例》、《科技产业管理条例》提交科技会议讨论;会议决定7月17—18日召开假期工作研讨会,20—22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学科调整、合作办学、筹资、校庆、定编定岗、职称评定等工作;会议再次讨论了机关津贴方案,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2000年8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通报了我校调研组赴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校考察的情况;通报了与北京市昌平区、广东省珠海市、深圳市等地方和南洋集团、卓达集团、华北大学城等企业就合作办学协商的情况,讨论了与上述单位合作的方式和办法;会议对做好新学期各项工作提出了要求。
2000年9月
我校2000级新生报到。校领导陈文博、袁贵仁、吴志功、郑师渠、唐伟等视察迎新工作现场。
2000年9月
由校工会筹办的“北师大职工消费合作社”开业。市总工会副主席孙学才、市教育工会副主席董兆钧和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为消费合作社揭牌。
2000年9月
我校2000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校领导陈文博、袁贵仁、范国英、郑师渠、戴家干,党校办、研究生院、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以及各院系所的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应邀出席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校长助理、党校办主任唐伟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先生、袁贵仁校长分别致辞。2000年新入学的2001名本科生、774名硕士生、288名博士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2000年9月
我校人事处、宣传部、新闻中心联合召开“新世纪高校教师社会作用与综合素质展望”座谈会,庆祝第16个教师节。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以及王梓坤院士、刘伯里院士、顾明远教授、林崇德教授等老中青教师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2000年9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通报了我校考察组赴深圳、珠海等地与当地政府协商合作办学的情况;讨论并原则同意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并签订合作协议。
2000年9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2000—2001学年上学期工作要点·任务分解》。会议决定,9月15日召开学校中层干部会议。
2000年9月
经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委员会。袁贵仁任发展委员会主任(兼),郑君礼任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兼),胡江任发展委员会秘书长。
2000年9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对《关于本科生转换专业的规定》的说明;讨论并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经济责任制的意见》;听取了关于2000年申请延聘正高人员基本情况的说明;讨论了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昌平区、东方大学城合作办学的问题。
2000年9月
珠海市副市长余荣霭访问我校。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副校长戴家干与余荣霭副市长进行了会谈。双方就我校在珠海建立教育园区的有关事宜进行了磋商。
2000年9月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德宠、校长林金桐来我校,与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就两校合作办学事宜举行了会谈。
2000年9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百年校庆、住房分配等工作。
2000年9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今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的汇报;讨论通过了本学期新一轮学科调整《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研究决定撤销“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立“汉语文化学院”,聘任许嘉璐副委员长担任院长;会议讨论、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实行货币化分房的意见》;同意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建立“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2000年10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教学主轴建筑群设计方案,决定成立专门小组,以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方案为基础,吸收建设部建筑设计院的有益部分,参考我校教师和专家意见,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会议听取了校庆办公室关于10月14日百年校庆新闻发布会准备情况的汇报,研究确定了发布会的各项内容。
2000年10月
我校举行汉语文化学院成立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和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为汉语文化学院揭牌。
2000年10月
由陶遵谦、张雪、林奇青、肖韵竹、杨惠萍和周志成等6位同志组成的“三讲”教育巡视组进驻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等校领导会见了“三讲”教育巡视组成员。
2000年10月
终身学习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校长袁贵仁、副校长谢维和出席研讨会。
2000年10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教务处有关同志对今年拟申报新本科专业情况的介绍和学术委员会意见的说明,讨论同意申报博物馆学、金融学、地理信息系统和环境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听取了人事处关于今年职务聘任工作有关文件的说明,同意将《北京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方案》、《北京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实施方案》等提交学校职务聘任委员会讨论,征求专家意见;听取了与东方大学城、昌平区、珠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的调研情况的汇报。
2000年10月
校长袁贵仁会见来访的日本村崎学院理事长、德岛文理大学校长村崎正人先生一行。
2000年10月
珠海市人民政府与我校签署合作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园协议。中共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珠海市副市长余荣霭,副秘书长潘京、吕明智,驻京办事处主任连新民,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副校长戴家干等出席签字仪式。校长助理唐伟主持了签字仪式。余荣霭副市长与戴家干副校长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2000年10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决定:成立学校合作办学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合作办学工作;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教育园,由戴家干牵头;由郑君礼牵头,成立昌平合作办学工作小组,负责与北京市和昌平区政府进一步商讨有关问题;由刘木春负责,挖掘和利用校内资源,解决明年扩招学生的住宿问题;讨论并原则通过《北京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试行办法》和《北京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撤销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中心,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软件研究开发中心;接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子弟学校等事宜。
2000年11月
由我校和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科学理事会能力建设委员会(CCBS)、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小学科学与数学教育国际会议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主任、CCBS主席Leon Lederman、我校校长袁贵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00年11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修改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听取了财经处关于特色大学经费使用情况、2000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和拟调整预算计划的说明,并通过“预算调整计划”;原则同意《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基金管理办法》和《关于提高本科生奖学金标准的意见》;听取了研究生院关于制定《研究生指导教师年度招生资格审核条例》和征求意见情况的说明,同意将该条例提交学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听取了关于制定《北京师范大学“管理人才”后备队培养方案》的说明;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道德规范》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行为准则》。
2000年11月
校长袁贵仁会见了来我校访问的沙特阿拉伯教育部副部长Kedir Q.Al—Qurashi。
2000年11月
我校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分别接受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家组的实地考察,并被列入教育部第三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副校长史培军、郑师渠等参加了两个基地的申请汇报会。
2000年11月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专家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迎评工作小组”成立。袁贵仁、刘伯里、方维海分别担任组长。
2000年11月
由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教育部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教育部的有关领导和来自全国31所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的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校长袁贵仁、副校长谢维和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
2000年11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对《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科研能力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理科科研管理条例》和《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管理条例》的制订和修改情况的说明,同意根据会议讨论精神进一步修改后,公布实行;听取了有关《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师范大学运动场所管理办法》的说明,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意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聘请美国哈佛大学李亦平博士担任所长。
2000年11月
校长袁贵仁会见加拿大纽宾士域大学校长Elizabeth Parr—Johnnston博士。双方签署了关于在北京联合举办电子商务MBA课程的合作协议。
2000年12月
我校教师培训学院成立大会举行。会上,校长袁贵仁宣布了成立教师培训学院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到会致辞。
2000年12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有关《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汉语文化学院建设的意见》的说明,同意根据会议讨论精神进一步修改后,由学校公布实施;听取了有关学院筹建情况的汇报,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同意学院作为学校直属的独立办学实体,下设教务部、技术部、研究部和办公室等,编制6人,谢维和任院长;听取了关于两委员会拟设岗位的说明,同意成立珠海校园管理委员会;通报了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工作会议精神及我校2001年国拨经费情况;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机关工作人员无线通信工具管理办法》。
2000年12月
以色列驻华大使沙雷夫先生访问我校,并为我校师生作了“关于以色列历史文化及中以关系”的讲座。校长袁贵仁会见了沙雷夫大使。
2000年12月
校长袁贵仁、副校长董奇会见来访的美国Tiffin大学副校长Raj V.Pathi一行。
2000年12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有关联合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工作的说明和拟成立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的汇报,研究决定:我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三校联合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筹建联合国家大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在南院挂牌;成立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会议听取了对《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说明,同意根据会议讨论精神作进一步修改后,交教代会讨论。
2000年12月
2000年度本科生表彰大会举行。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等出席了表彰大会。党委副书记吴志功、刘木春等宣读了获奖名单,副校长郑师渠作了讲话。
2000年12月
经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科研机构设置委员会”。袁贵仁任主任,郑师渠、史培军、董奇任副主任。委员会分为文科组和理科组,郑师渠和史培军分任组长。
2000年12月
我校出版社举行建社20周年庆祝大会。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君礼、出版社社长常汝吉参加大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出版社建社20周年题诗。
2001年1月
袁贵仁、张静如、郭志刚、程树礼4位教授受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顾问组成员;副校长郑师渠受聘担任“十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郑师渠、史培军、张健、张斌贤、劳凯声、李运富、朱志敏、许燕、韩震、杨耕、唐任伍11位教授受聘担任“十五”规划学科专家组成员。
2001年1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副校长分工调整、寒假前机关部处学习安排、学科调整、教师培训等工作。
2001年1月
学校举行2000年专业技术职务聘书颁发仪式。校长袁贵仁、副校长董奇出席会议。
2001年1月
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2000年机关处级干部的考核工作,讨论了后勤和产业党总支等单位的干部任免工作。
2001年1月
经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委员会”。聘任袁贵仁为管理委员会主任(兼),史培军、郑君礼、戴家干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潘耀忠任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孟志强任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
2001年1月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和人事司、直属办、办公厅的负责人在校长袁贵仁的陪同下,看望了钟敬文先生和启功先生。
2001年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等的陪同下,看望了启功先生和黄祖洽院士。
2001年2月
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会成立。校长袁贵仁任编委会主编、副校长董奇和刘恩山教授任副主编。
2001年2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举行建社20周年庆祝大会。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君礼出席活动并讲话。
2001年2月
校长袁贵仁、副校长戴家干出席中加集体签字仪式。签字仪式上,袁贵仁校长与加拿大加皇集团签署了《中加教育合作意向书》,双方将联合开办中加大学或加中大学。袁贵仁校长还与加拿大康克狄亚大学签署了两校合作交流协议。
2001年2月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赵沁平一行来我校考察。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师渠、董奇、史培军等出席座谈会。
2001年2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2001年本科招生工作,党委、行政工作要点等。
2001年2月
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会议研究讨论了成立“北京师范大学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等工作。
2001年2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住房制度改革、新生住宿、校务公开、理科学科调整等工作。
2001年3月
学校“2001届毕业生第二场大型供需见面会”举行。校长袁贵仁、党委副书记吴志功视察招聘会现场。本次供需见面会共90余家用人单位、2500余名校内外毕业生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
2001年3月
瑞士再保险公司董事长Forstmoser教授一行来我校访问。校长袁贵仁会见来宾并授予Forstmoser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称号。
2001年3月
经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重点学科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袁贵仁,副组长为董奇、郑师渠、史培军,办公室主任为陈英和。文科组组长为郑师渠,副组长为谢维和,成员有袁贵仁、陈文博、董奇、郑君礼、戴家干、刘木春、唐伟、白光耀、张斌贤、呼中陶、杨国健、张健。理科组组长为史培军,副组长为姜璐,成员有袁贵仁、陈文博、董奇、吴志功、范国英、苗中正、葛剑平、陈光巨、陈英和、葛岳静。
2001年3月
学校召开组织申报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工作会议。校长袁贵仁、副校长董奇、各院系所负责人、主管科研与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以及党总支书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各博士点导师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董奇主持。
2001年3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调整返聘费的规定》的说明,讨论并通过该规定;听取了学校1999年、2000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和2001年财务收、支预算草案的说明;听取了有关《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快发展科技产业与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决定》、《北京师范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师范大学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条例》等文件的说明;同意成立北京师范大学“生物信息数学研究中心”、“模糊系统与模糊信息研究中心”、“土地研究中心”、“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光学研究中心”。
2001年3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珠海、昌平校区建设,管理学院建设,西南楼搬迁等工作。
2001年3月
学校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召开。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党委副书记吴志功、副校长郑师渠,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教务处、校工会等单位负责人,北京市学联执行主席王学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学生会代表以及我校各院系团总支书记、各学生团体负责同学等参加了会议。
2001年4月
根据学校2001年研究生培养工作优秀奖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奖评选结果,中文系、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研究生培养工作一等奖,发展心理所、历史系、教育系、数学系、物理系和资环系获得二等奖;中文系钟敬文、低能物理所黄祖洽、教育系黄济、哲学系袁贵仁以及发展心理所林崇德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特等奖,中文系童庆炳、心理系张厚粲、法政所张静如、经济学院王善迈、哲学系周桂钿、比较教育所顾明远、艺术系黄会林、历史系黎虎、物理系马本堃、生命科学学院郑光美、天文系李宗伟、数学系陆善镇、化学系金林培、信息学院何克抗和资环系朱启疆获得优秀奖。
2001年4月
学校召开校务委员会会议,就学校“十五”规划征求意见和建议。校务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等出席会议。
2001年4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副校长郑君礼、董奇、戴家干向刘淇市长等领导汇报工作。
2001年4月
我校亚太实验学校揭牌仪式举行。校长袁贵仁、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魏建国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司、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
2001年4月
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研究讨论成立教育信息与网络技术研究院、校务公开、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重点学科申报等工作。
2001年4月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副局长夏崇源来我校宣布中央的任免决定:任命钟秉林同志为我校校长(副部长级),免去袁贵仁同志的校长职务。袁贵仁同志调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会上,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明分别代表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做了重要讲话。袁贵仁同志和钟秉林同志分别讲话。党委书记陈文博主持会议并通报了学校近期的工作情况。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李志军,我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单位党政正副负责人、部门工会主席、教授,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老干部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2001年5月
国内首家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落户我校。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白志坚、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邵立勤,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钟秉林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郑守曾、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玉慧、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沈为平、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陈胜秋等各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专家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校郑君礼副校长主持了会议。
2001年6月
在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共有27项成果获奖。其中,白寿彝教授的《中国通史》荣获特等奖,袁贵仁教授的《邓小平价值观研究》、顾明远教授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刘宁教授的《俄国文学批评史》、聂石樵教授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伍铁平教授的《模糊语言学》和王向远教授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获得一等奖;韩震教授的《重建理性主义信念》、董志铁教授的《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钟敬文教授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杨利慧教授的《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白暴力教授的《价值与价格理论》、沈越教授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探源》、唐任伍教授的《管理审视——中外经济管理比较研究》、杨冠琼副教授的《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姚梅林副教授的《学习规律》、孙喜亭教授的《再论科学技术·生产力·教育》、毛亚庆副教授的《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方法论研究》、张斌贤教授的《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研究》、檀传宝教授的《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靳希斌教授的《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申继亮教授的《教师素质论纲》、杨共乐教授的《罗马社会经济研究》、瞿林东教授的《中国史学史纲》、刘勇教授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郭英德教授的《明清传奇史》、邹红教授的《焦菊隐戏剧理论研究》获得二等奖。
2001年6月
中国共产党北京师范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中组部干部三局副局长张立军,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徐锡安,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李志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校党委副书记范国英主持开幕仪式。校长钟秉林致开幕词。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委员会和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21名党委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为:王彬、王炳林、田辉、刘勇、刘木春、刘伯里、朱小健、张健、李翀、李德芳、陈文博、陈光巨、吴志功、郑萼、郑师渠、郑君礼、呼中陶、钟秉林、唐伟、董奇、樊秀萍。11名纪委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为:王庆英、王红旗、刘木春、李季、李勇、陈如邻、陈建文、张吾龙、林洪、屈文燕、胡景浩。在大会闭幕式上,钟秉林校长就更新观念、加强行政班子建设、制订行动计划、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发表讲话。陈文博书记致闭幕词。范国英副书记主持了闭幕式。
2001年7月
我校管理学院揭牌暨院长聘任仪式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蒋正华,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解思忠、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司长刘佳林、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凤泰、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郑海航以及我校校长钟秉林、副校长董奇等出席了仪式。校长助理姜璐主持了仪式。
2001年9月
我校田家炳艺术教育书院落成典礼举行。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基金会主席、我校田家炳艺术教育书院荣誉院长田家炳,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市市委副书记龙新民,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钟秉林,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庆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梁贯成,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韩进,我校艺术系教授黄会林,著名艺术家戴爱莲等领导、嘉宾及著名艺术家出席了落成典礼。郑君礼副校长主持落成典礼。
2001年10月
我校新主楼奠基暨开工典礼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韩进、北京市教委副主任耿学超以及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典礼。副校长郑君礼主持典礼。
2001年12月
香港著名实业家邱季端先生向我校捐赠500万元(人民币)。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钟秉林、启功先生、郭预衡教授、黄会林教授等出席捐赠仪式。
2002年4月
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以及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钟秉林等参加开幕式并致辞,青年导演冯小宁代表参赛影片主创人员讲话。
2002年6月
由我校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和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过程哲学与价值哲学:怀特海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我校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袁贵仁、我校校长钟秉林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2年6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软环境建设”为主题的全国高校党委书记论坛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中组部党政外事局局长张常韧、中宣部理论局局长张国祚、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田心铭、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李志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夏强等出席了开幕式。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师渠主持了开幕式。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先后作主题演讲。钟秉林校长主持论坛。
2002年7月
启功先生从教七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延东,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著名学者张中行等分别发来贺信、贺电。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央文史馆、九三学社、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文化部艺术研究院等单位领导,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2002年7月
教育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作题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创高校社科学报新局面》的主题报告。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作大会总结讲话。校领导陈文博、郑师渠出席大会。
2002年8月
我校举办特级教师校友论坛。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国家总督学柳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等作主题报告。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副校长董奇出席开、闭幕式并讲话。
2002年9月
《世纪春雨》——庆祝教师节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文艺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本台晚会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教育部副部长周济、袁贵仁,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市教委主任耿学超,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赵立凡,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钟秉林,王梓坤院士等专家学者以及师生代表观看了演出。
2002年12月
以“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2002学术前沿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在我校举行。开幕式暨主论坛分别由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和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文启主持。校长钟秉林出席大会并致开幕词。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赴朝、北京市社科联主席陶西平、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出席会议并致辞。本届论坛设主论坛和14个分论坛。
2003年6月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教师》(月刊)创刊号出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为《中国教师》创刊号题写了贺词。
2003年6月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的通知》,我校13名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其中文科6人,理科5人,工科2人。钟秉林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我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所在学科评议组如下:袁贵仁(哲学),劳凯声(教育学),王英杰(教育学),林崇德(心理学),周星(艺术学),晁福林(历史学),陆善镇(数学),陈木法(数学),李小文(地理学),何大澄(生物学(Ⅰ)),方福康(系统科学),钟秉林(机械工程),齐晔(环境科学与工程)。
2004年3月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分别率领有关司局负责人来我校调研,就两部与我校共建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等合作事宜进行了研商。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及我校领导陈文博、钟秉林、郑师渠等参加会谈。
2004年6月
高校党建研究中心暨学校党建理论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全国党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郑科扬、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副书记郑师渠、吴志功、呼中陶,党委常委、党校办主任樊秀萍等出席会议。高校党建研究中心主任张静如教授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筹备情况。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明、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文启、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卢先福教授、我校原党委书记周之良在会上发言。
2004年7月
为庆贺启功先生92岁寿辰,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与北师大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启功先生语言文字学学术研讨会暨新著首发式”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柳斌杰、中央文史馆副馆长袁行霈、我校校长钟秉林等出席会议。
2004年10月
我校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及其体系创新”学术研讨会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我校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袁贵仁,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我校党委副书记呼中陶,校长助理陈光巨及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2005年4月
“中国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大会名誉副主席、我校校长钟秉林致辞。
2005年6月
2005年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开班典礼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副司长宋永刚,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师渠,北京大学副校长林钧敬,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刘新成等出席开班典礼。
2005年7月
我校召开新闻发布会,设立启功教育基金。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我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钟秉林等领导以及师生代表、新闻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约150人参加新闻发布会。
2006年1月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看望我校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96岁高龄的何兹全先生。
2006年6月
价值理论方法学术研讨会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我校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袁贵仁,我校副校长、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韩震,副校长樊秀萍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6年7月
我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所辖总医院为基础联合共建的北京师范大学医学研究院成立及揭牌仪式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第二炮兵副司令员张翔、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李建华、后勤部部长朱法臣、政委郭庆生、副部长马品杰、第二炮兵总医院院长姜合作,我校领导刘川生、钟秉林、董奇、葛剑平出席揭牌仪式。
2007年2月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看望了我国核物理事业奠基人、中科院院士、我校教授黄祖洽。
2007年4月
《张静如文集》出版座谈会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京社科联副主席张文启、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侯雄飞、东城区委书记王学勤等到会祝贺。
2007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共同主办“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重大问题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开幕式上致辞。我校张曙光教授等作主题发言。
2007年7月
由我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所辖总医院联合共建的北京师范大学医学研究院揭牌成立。第二炮兵副司令张翔、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李建华等嘉宾,校领导刘川生、钟秉林、董奇、葛剑平等出席大会。
2007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陈至立专程来我校,亲切看望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与300余名师生座谈。温家宝总理就教育改革和师范生培养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部长周济、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等陪同来访。
2007年12月
我校受教育部委托举办的澳门第二期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结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李本钧、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苏朝晖、校党委书记刘川生出席结业典礼。
2008年6月
“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理论研讨会”在我校开幕。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人民出版社、《哲学研究》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校党委书记刘川生及法学界、教育学界、哲学界和社会学界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出席。
2008年9月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我校教授张厚粲从教60周年庆典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发来贺电,校长钟秉林发表讲话。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垒等嘉宾到场致贺词。
2008年10月
顾明远教授从教60周年庆典暨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助理蔡国英、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克莱茵·索迪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所长马克·贝磊、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中原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育学科学术组织领导人以及教育部有关司局、有关省市教育厅局领导出席庆典。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等发来贺信。校党委书记刘川生代表学校致辞,高度评价了顾明远先生为我校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2008年12月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举行。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马里兰大学JohnTownshend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等20余位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以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出席大会。校领导记刘川生、钟秉林、董奇、史培军等出席揭牌仪式。
2009年2月
我校16位教授当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们是:袁贵仁(哲学)、赵秉志(法学)、董晓萍(社会学)、杨耕(马克思主义理论)、石中英(教育学)、王英杰(教育学)、董奇(心理学)、周星(艺术学)、晁福林(历史学)、唐梓洲(数学)、冯世平(物理学、天文学)、李小文(地理学)、任海云(生物学)、狄增如(系统科学)、钟秉林(机械工程)、杨志峰(环境科学与工程)。
2009年5月
“调和分析和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钟秉林出席会议。
2009年12月
附属中学召开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98周年、师大附中毕业80周年大会,并举行钱学森纪念馆开馆仪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学校党委书记刘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9年12月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举行。哲学与社会学学院78级校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校长钟秉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2010年6月
师范生免费教育与教师教育创新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光明日报》社总编胡占凡、我校党委书记刘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主持。我校党委副书记王炳林、副校长韩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以及我校免费师范生代表参加会议。
2011年2月
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顾问,中国先秦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等学会顾问,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学术顾问何兹全先生逝世,享年101岁。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刘延东、李源潮、朱镕基、吴官正、周铁农、李建国、杜青林、厉无畏、何鲁丽、许嘉璐等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向其家属表示慰问。魏礼群、袁贵仁、何毅亭、张茅以及我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钟秉林对何兹全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并慰问其家属。民革中央、教育部、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史学会等单位发来唁电或赠送挽联。
2011年2月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来贺信。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国务院参事黄尧、我校领导刘川生、钟秉林、董奇,荣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等出席会议。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王湛,以及中组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务院研究室相关领导,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清华大学等兄弟院校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科所等科研机构代表,60余所中高职学校代表300余人参加大会。
2011年6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校,参加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中央编办主任王东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以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校长在主席台就座。我校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读免费师范生及教师代表共2600余人参加。同时,在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五所院校设立分会场,有43000余人同时收看毕业典礼现场直播。校长钟秉林向我校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教师代表王葎和首届免费师范生代表苟晓龙先后发言,全体免费师范毕业生宣读了誓词。温家宝总理等向6所院校的首届免费师范生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了证书。典礼上,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完善、实施好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对全国广大师范生提出了殷切希望,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2011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看望慰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我校荣誉教授顾明远先生。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我校党委书记刘川生陪同看望。
2011年1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专程来校,调研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亲切看望学校师生员工。陪同调研的还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王伟,中央纪委秘书长崔少鹏,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叶青纯等领导。贺国强同志先后参观我校教师教育成果展、基础教育教材及著名专家成果展、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与学校领导班子、教师代表进行座谈。校领导刘川生、钟秉林、董奇、韩震对展览、校园布局和实验室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座谈会上,校党委书记刘川生作题为《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提高质量,加快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报告。党委副书记田辉作题为《注重统筹、加强融合,努力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时效性》的报告,介绍我校扎实做好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