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篇

钟敬文

 

原名钟谭宗(1903年~2002年)。出生于广东汕尾海丰公平鱼街,客家人。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1950年10月
学校受北京市文教局委托,开办了中学教师轮训班,负责现行中学教师进修提高。于月初开学,分国文、历史两组,学员共60人,其中国语文组40人,历史组20人。班主任为叶丁易,授课教师有黄药眠、钟敬文、侯外庐、黎锦熙等著名教授。授课地点在石驸马大街师大二院。
1952年9月
教育部任命丁浩川为我校教务长,林传鼎、钟敬文、祁开智为副教务长,张重一为总务长。
1952年11月
学校第8次行政会议决定设立学习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新的校务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教务长、副教务长、总务长、图书馆长、各系主任及工会代表、学生会代表组成,共26人,名单如下:主席,陈垣;委员,何锡麟、傅种孙、丁浩川、林传鼎、钟敬文、祁开智、张重一、贾世仪、张云波、彭飞、黄药眠、柴德赓、鲁宝重、汪堃仁、徐英超、卫天霖、老志诚、周廷儒、何万福;工会代表,马特、任理民、沈树桢、李文明;学生代表,刘忠敏(北校)、汤毓强(南校)。
1956年6月
我校党委会分别邀请无党派和民主党派人士进行了座谈,征求对党委统战部工作的意见。出席座谈会的有:无党派民主人士傅种孙、钟敬文、穆木天、胡明、李长之、朱智贤、郑华炽、刘启戈、陈友松9人,民主党派负责人祁开智、白寿彝、陶大镛、王心正、鲁宝重、胡志彬、陆宗达、胡梦玉、谢斯骏、何兹全、赵擎寰、萧璋12人,党委代表张斧、黄彦平、谭丕模、姚慧敏、周群、金永龄6人。
1962年9月
学校从上一年12月份就开始了给部分“右派分子”摘掉“右派帽子”的工作。这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第37次校务委员会作出决议,摘掉钟敬文、穆木天、彭慧、赵光贤、陈秋帆5人的“右派”帽子。
1978年10月
经校党委审查研究,同意钟敬文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子艾任副主任;祝鼎民任资料室副主任。
1979年4月
我校改正错划“右派”的工作已接近完成。354位被错划为“右派”的同志得到改正,占1957年全校划“右派”总数的90%以上。张天麟、傅种孙、钟敬文、陈友松、董渭川、穆木天、李长之、启功、陈秋帆、谢斯骏、俞敏、罗志甫12位被错划为“右派”的正副教授,已经市委批准予以改正,恢复其原级别及职称。
1979年7月
为适应全国高校文科恢复民间文学课和民间文学教师进修的需要,我校在钟敬文教授的主持下举办民间文学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有来自全国38所兄弟院校从事民间文学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部分省市文学研究所的有关研究人员和出版社编辑,共60人。经过反复讨论和协商,成立了由我校和北京大学等9校民间文学教研室代表组成的高校民间文学教学研究会筹备小组,负责筹备研究会成立和有关事项。
1979年11月
中文系举行全系大会,请参加全国第4次文代会归来的钟敬文教授、黄药眠教授和陈子艾讲师汇报文代会盛况。
1980年8月
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批复,同意钟敬文教授任中文系主任,免去肖璋的中文系主任职务。
1980年9月
校党委上报经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批复同意,钟敬文任中文系系主任,免去肖璋中文系系主任职务。黄祖洽任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免去金永龄兼任的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
1980年9月
校党委统战部举行中秋茶话会。出席茶话会的有师大民盟、民革、九三、民进、农工等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钟敬文、郑华炽、张禾瑞、何兹全、陆宗达、肖璋、俞敏、陈昭熙、杨敏如等教授、副教授,有在校的台籍教师,有亲友在台湾的同志,共30余人。党委副书记谢芳春同志出席了茶话会。党委统战部部长胡斅贽同志首先在会上讲了话。
1981年3月
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批复,同意:黄祖洽任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免去金永龄的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钟敬文任中文系系主任,免去肖璋的中文系系主任职务;周廷儒继续任地理系系主任;严希陵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免去李家齐的党委办公室主任职务。
1981年4月
为配合研究生专业课学习,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最近分别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戈宝权同志和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季羡林教授讲课。戈宝权讲课的题目是“漫谈阿凡提”。季羡林教授讲授的中心内容是关于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中文系系主任钟敬文教授在课后的讲话中,要求大家学习两位专家严谨谦恭的治学态度。
1981年6月
陶大镛、王焕勋、钟敬文、黄祖洽、汪堃仁、周廷儒6位同志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审核高等学校学位授予单位学科评议组会议。
1981年6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核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我校陶大镛、王焕勋、顾明远、钟敬文、白寿彝、严士健、黄祖洽、汪堃仁8位同志被确定为首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1年6月
校党委宣传部和校工会联合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文艺演出。王正之、浦安修、李家齐等党委领导同志和周廷儒、潘欢怀等教授参加了百人大合唱。汪堃仁教授、钟敬文教授表演了诗朗诵等。
1981年7月
钟敬文、白寿彝、陶大镛、张禾瑞、王世强、喀兴林、陈光旭、刘若庄、周廷儒、刘培桐、汪堃仁、何兹全、陆宗达13位同志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教育部授予学位单位评议会议。
1981年9月
教育系、心理学系、外教所联合召开报告会。陈景磐、毛礼锐、顾明远3位教授、副教授分别作《向伟大的教育家鲁迅先生学习》等学术报告;中文系举行报告会,由钟敬文教授作《作为民间文艺学者的鲁迅》的学术报告,以纪念鲁迅100周年诞辰。
1981年9月
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校党委决定成立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王于畊任主任委员,中文系主任、教授钟敬文和中文系兼职教授、鲁迅博物馆馆长李何林任副主任委员。
1981年11月
我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世界经济、教育基本理论、中国教育史、发展心理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民间文学、汉语文字学、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古地理学、细胞生物学17个学科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陶大镛、王焕勋、毛礼锐、陈景磐、朱智贤、李何林(兼职)、钟敬文、陆宗达、白寿彝、何兹全、王世强、刘绍学、孙永生、严士健、黄祖洽、黄敞(兼职)、刘若庄、陈光旭、周廷儒、汪堃仁20位教授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学、自然辩证法、中共党史、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史、中国近现代史、无线电物理、核物理及核技术、光学、放射化学、天体物理、区域地理学、环境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自然科学史(数学)等42个学科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981年11月
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召开中日研究生交流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座谈会。座谈会由钟敬文教授主持。日本留学生樱井龙彦、谷野典治、我国研究生刘铁梁、李德芳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经验。
1982年1月
教育部批复:同意我校由白寿彝、汪堃仁、王于畊、王焕勋、冯克嘉、齐振海、朱智贤、严士健、陈光旭、陈景磐、纵瑞堂、陆宗达、何兹全、杨圭南、金永龄、周廷儒、张禾瑞、张静如、钟敬文、陶大镛、顾明远、聂菊荪、黄祖洽、喀兴林24位同志组成学位评定委员会。
1982年1月
我国著名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家、我校中文系教授钟敬文,参加延庆县举行的元宵花会,向县文化部门的同志了解该县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和研究情况。延庆县政府的领导同志陪同钟先生观看了花会。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部分教师、研究生也参加了花会。
1982年2月
中文系系主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钟敬文教授被评为北京市1981年度劳动模范。
1982年2月
教育部委托我校中文系举办的全国高校儿童文学教师进修班正式开学。这届进修班学员来自全国28个文教单位,共31人。副校长纵瑞堂参加了开学典礼。中文系系主任钟敬文讲话,并建议高等院校中文系应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必修课。中文系儿童文学教研室浦漫汀老师介绍了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些情况,宣布了进修班的教学计划。
1982年3月
我校评选出的6名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出席市表彰先进大会。他们是:市劳动模范钟敬文教授;市先进集体、生物系植物生理教学小组代表李杰芬;市优秀团干部王钧广;市“三好”学生代表张力学;市先进团支部代表、哲学系1979级史强军;市先进班集体代表、中文系1978级(1)班彭宗平。
1982年3月
经国务院批准,我校陶大镛、王焕勋、毛礼锐、陈景磐、朱智贤、李何林(兼职)、钟敬文、陆宗达、白寿彝、何兹全、王世强、刘绍学、孙永生、严士健、黄祖洽、黄敞(兼职)、刘若庄、陈光旭、周廷儒、汪堃仁这20位教授,有权授予博士学位。
1982年4月
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校工会举行劳模和部分先进工作者座谈会。中文系钟敬文教授介绍了出席市劳模大会的盛况。市先进集体、植物生理教学小组的代表李杰芬和校后勤先进工作者发了言。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王正之代表党委和学校,向到会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慰问。
1982年5月
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了由邓魁英、孙敬同、匡兴、龙德寿、俞敏、李修生、杨占升、杨庆惠、钟敬文、钟子敖、郭志刚、张之强、浦漫汀、张鸿苓、刘锡庆15位同志组成中文系学术委员会。
1982年5月
中文系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0周年。中文系副系主任童庆炳主持会议。出席座谈会的有文艺理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教研室的全体同志及其他教研室的代表共20余人。钟敬文教授和梁仲华副教授谈了他们参加全国文联、文学研究所召开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讨论会的情况及个人感想。
1982年11月
我校和中国作家协会在化学系礼堂举行大会,共同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逝世1220周年。臧克家、冯至、艾青、葛洛、魏巍、玛拉沁夫、林林、王亚平、聂菊荪、钟敬文、启功、郭预衡等出席了纪念会。纪念会由著名诗人、《诗刊》编辑部顾问臧克家主持,我校中文系副教授邓魁英在会上作了题为《纪念伟大的诗人李白》的专题报告。参加纪念会的还有一些院校和文化单位的代表及我校文科师生代表共700多人。
1983年3月
我校严士健、顾明远被增补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郭预衡、张志贤、冯克嘉为评议组特约成员。此前,汪堃仁、黄祖洽、白寿彝、钟敬文、王焕勋、陶大镛6位教授已是有关评议组成员。
1983年3月
我校钟敬文、陆宗达、肖璋、胡志彬、张禾瑞、王阿雄、周廷儒、郑华炽、方缃、胡梦玉、刘世亮、袁行榘12人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其中陆宗达当选为市政协副主席,钟敬文、胡志彬、肖璋当选为常务委员。
1983年4月
学校举行庆祝会,祝贺中文系一级教授黄药眠、钟敬文执教6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会、全国政协、民盟中央、对外友协、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市政协、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同志或代表,以及知名学者、教授胡愈之、楚图南、费孝通、臧克家、廖沫沙等到会向两位老教授表示祝贺和慰问。庆祝会由副校长肖敬若主持,党委书记聂菊荪代表党委和全体师生员工向两位教授执教60年和80寿辰表示祝贺。
1983年5月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会址设在我校中文系,钟敬文任理事长,白寿彝等任副理事长。
1983年11月
党委统战部召集由我校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五个民主党派负责人,就清除精神污染问题进行座谈。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委员白寿彝教授,市政协常委钟敬文教授,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民盟北师大支部主委杨敏如副教授分别作了发言。
1984年1月
我校中文系教授钟敬文,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部分编委会副主任。
1984年3月
会址设在我校中文系的中国民俗学会召开在京理事扩大会,总结建会一年来的工作,制订今年的工作计划,并通过新会员名单。会议听取了学会副秘书长、我校中文系副教授张紫晨所作的会务报告。学会理事长、我校中文系教授钟敬文先生主持了会议。该学会副理事长及在京理事、会员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于光远、林耀华、常任侠、侯宝林等也参加了会议。
1984年3月
我校邀请教育界、社会科学界人士在政协礼堂集会,隆重纪念我国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吴承仕100周年诞辰。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力群、许德珩、杨易辰,有关方面负责人蒋南翔、张致祥、彭珮云、张友渔、林一山、林林、陆平、史立德、梅益、冯慧德,教育界和社会科学界知名人士王力、梁漱溟、张先畴、荣孟源、张楠、臧恺之、钟敬文、陆宗达、启功、汪堃仁,我校领导陈静波、聂菊荪,吴承仕的儿子吴鸿迈、吴鸿狄和女儿吴特珍等出席了纪念会。专程从外地赶来纪念会的有余修、黄寿祺、章念驰、王志之、潘雨廷和吴承仕家乡安徽歙县政协主席洪曙光等。参加纪念会的还有我校200多名师生代表。邓力群在会上讲了话。
1984年9月
我校有关部门召开了有关“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学习讨论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历史系教授白寿彝,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著名书法家启功,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陶大镛,市人民代表、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堃仁,原校党委书记贾震,中文系教授钟敬文,天主教北京市爱国委员会副主席谢斯骏,民进中央常委胡梦玉,市人民代表林冰等各方面人士参加了座谈会。
1984年12月
我校根据校长王梓坤的建议,举行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倡议由国家确定每年9月在全国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并将该月的一天定为教师节。陶大镛、启功、朱智贤、钟敬文、赵擎寰、黄济等出席座谈会。
1985年4月
日本老舍研究学者柴垣芳太郎拜会我校中文系钟敬文教授。
1985年9月
在第一个教师节之际,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教授到我校拜访了著名民间文艺学者钟敬文教授,向他表示节日的祝贺。
1986年7月
我校研究生院、校社会科学处和中文系共同召开了全国民间文学研究生首届学术讨论会。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近30名民间文学研究生参加。会议邀请法国巴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马蒂厄博士和联邦德国华裔学者梁雅贞博士作相关学术报告。钟敬文教授作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论的报告。
1987年4月
我校有22名教授获准担任1987—1988年度高等学校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指导教师,他们是:张静如、李何林、许嘉璐、钟敬文、张紫晨、何兹全、郑敏、朱智贤、黄济、王策三、张厚粲、周廷儒、王永潮、孙儒泳、马本堃、刘绍学、汪培庄、陆善镇、严士健、孙永生、赵祯、刘若庄。
1987年4月
钟敬文、王梓坤、郝允祥、童庆炳4位北京市劳动模范获“五一”劳动奖章,颁发奖章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1987年12月
我校29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北京市获奖,其中获一等奖的有白寿彝的《回族人物志》、钟敬文的《民间文学概论》、赵光贤的《周代社会辨析》、何兹全的《佛教经律关于寺院财产和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黄济的《教育哲学》、成有信的《现代教育的特点及其本质》。
1988年11月
中国民俗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在我校召开,钟敬文当选学会主席,白寿彝、张紫晨当选学会副主席。
1989年3月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会学术主任柯木林先生应我中国民俗学会、我校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的邀请,来校与师生就两国民俗学的现状及如何加强两国间民俗学、民间文化的交流等问题进行座谈。中国民俗学会主席、我校中文系教授钟敬文出席座谈会。
1991年10月
民俗学社举行第七届理事会成立大会。钟敬文教授、张紫晨教授和170多名会员出席成立大会。
1992年3月
“钟敬文从事民间文艺事业70年学术座谈会”在中国文联会堂举行。容肇祖、孟伟哉、林林、尹瘦石、王蒙、梁光弟、刘玉山等各界名流参加。
1992年5月
师资培训中心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敬文先生作“谈谈科学研究”的学术报告。
1992年9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到我校视察工作,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问候,希望教育战线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陪同江总书记前来视察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同志,国务委员、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同志,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同志,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汪家镠同志,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同志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徐瑞新同志等。江泽民同志同钟敬文教授、启功教授、白寿彝教授、陶大镛教授、刘乃和教授、肖璋教授、何兹全教授、郭预衡教授、汪堃仁教授、王梓坤教授、黄祖洽教授、刘若庄教授等亲切握手。江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同我校师生进行座谈。会后,江泽民同志为我校题词:“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
1992年9月
我校和中国民俗学会主办的庆祝钟敬文学术活动70周年座谈会举行。方福康、周之良、钟敬文、许嘉璐、甘英、周巍峙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民俗家和中科院、社科院、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代表近300人出席盛会。
1992年10月
学校15项文科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位列全国高校系统第六。具体项目为:哲学系齐振海的《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历史系刘宗绪的《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研究》、中文系伍铁平的《中西语言学说史的比较研究》、经济系陶大镛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马列室张静如的《毛泽东思想概论》、中文系聂石樵的《中国古代文学形象的历史文化研究》、中文系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中文系蔡清富的《新文学史上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历史系王新的《独联体民族问题的历史渊源》、哲学系杨寿堪的《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艺术系黄会林的《中国大众文化现状研究》、古籍所刘乃和的《陈垣评传》、史学所吴怀祺的《史学的变通思想和历史变革进程》、中文系张海明的《五四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历史系赵世瑜的《关于胥吏的社会政治史研究》。
1992年11月
著名音乐家、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刘炽来校举办题为《我与民歌》的学术讲座。中文系教授钟敬文、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部分成员和民俗学社成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1993年9月
校党委青年部与经济学社联合推出的“93北师大读书节”开幕。钟敬文先生、逄先知先生在开幕式上谈了他们的读书之道。汪曾祺、沈昌文、樊纲等知名学者在读书节期间也先后与广大学生座谈。
1993年10月
任命钟敬文为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张俊为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兼),赵光贤为先秦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赵俊琳为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姜象锂、魏金周为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史培军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系主任,周尚意、张保民、黄军旗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副系主任,连铗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免去王华东的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邬翊光的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系主任、史培军、王建序、冯嘉萍的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副系主任职务。
1994年2月
《启功絮语》和《郑板桥集》善本影印本首发式在我校举行,著名作家张中行,我校著名教授、92岁高龄的钟敬文先生,陶大镛教授,赵光贤教授,刘乃和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王世襄先生,傅璇琮先生,郭预衡教授出席了首发式,启功先生也带病亲临现场。出版社的同志向老学者、老专家赠送了《启功絮语》和《郑板桥集》。
1994年2月
白寿彝先生85寿诞暨《白寿彝史学论集》出版庆祝会举行。参加这次盛会的,有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民盟中央、国家教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北京市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以及白先生的同事好友、学界名流周林、季羡林、刘大年、苏秉琦、齐世荣、周一良、林业泉、田宗庆、钟敬文、陶大镛、启功、王梓坤、顾明远、赵光贤、何兹全、刘乃和等近200人。副校长许嘉璐致祝词。
1994年4月
我校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先秦历史文化研究所及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传统文化与教育座谈会召开。座谈会由钟敬文和赵光贤先生主持,校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杨国昌到会并讲话。参加座谈会的校内外知名学者有:季羡林、张岱年、钟敬文、赵光贤、赵沨、刘魁立、龚书铎、王炳照、聂石樵、童庆炳、刘家和、王桧林、王宁、许钰、张俊、李修生、瞿林东、彭林、陈子艾、潘国琪、连铗等。
1994年5月
纪念谭丕模先生诞辰95周年暨遗著《中国文学思想史合璧》首发式在我校举行。副校长许嘉璐主持了仪式,党委书记周之良,我校著名教授启功、钟敬文、郭预衡、刘乃和及中文系、出版社等单位负责人、部分师生代表出席了仪式。应邀出席的还有谭先生的家属谭得伶教授、王梓坤教授及曾志、舒芜等生前好友。会上,舒芜、郭预衡、何锡麟、李筠、郭锡良、陶斯亮等分别发表了回忆讲话。
1995年9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名单:主任:陆善镇;副主任:周之良、王梓坤、方福康、顾明远;顾问:白寿彝、启功、钟敬文、陶大镛。
1995年10月
我校20项社会科学成果获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钟敬文的论文《洪水后兄妹再殖人类神话》、毛礼锐等的专著《中国教育通史》、王焕勋等的专著《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顾明远的《战后苏联教育研究》、林崇德的《学习与发展》获一等奖。孔祥民的《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何兹全的《中国古代社会》、周桂钿的《董学探微》、齐振海主编的《管理哲学》、沈小峰与王德胜的《自然辩证法范畴论》、杨百顺的《比较逻辑史》、童庆炳主编的《现代心理美学》、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郑日昌的论文《对近几年来高考试卷的分析研究》、张必隐与彭聃龄的研究咨询报告《中文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分解贮存》、俞敏的论文《汉藏同源字谱稿》、张日昇的《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成有信的《教育学原理》、符娟明主编的《比较高等教育》获二等奖。
1995年10月
我校中文系、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北京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任洪渊诗作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由谢冕、童庆炳教授主持。老作家钟敬文,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诗人邵燕祥,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陈建功到会致辞。
1996年9月
受国家教委委托,我校开设中国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中文系教授钟敬文担任首席演讲。
1996年10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举行创刊40周年暨颁奖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袁贵仁及钟敬文、陶大镛等老教授到会并讲话,为何兹全教授等31位学报论文获奖者颁奖。
1997年4月
香港喜荣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校校友邱季端先生捐资300万元兴学助教仪式举行。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泉州市委书记邱广钟、副市长黄少萍、国家教委有关部门领导,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校长陆善镇等学校领导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启功、钟敬文、郭预衡等师生代表300余人出席捐资仪式。
1997年4月
学校召开德育软件演示座谈会。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龙新民,我校党委书记袁贵仁,著名专家钟敬文、张岱年,以及部分大、中、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同志出席座谈。
1997年4月
学校举行钟敬文教授95岁寿辰暨学术思想座谈会。季羡林、张岱年、启功、王梓坤、尹瘦石、林林、陈原、贾芝、林默涵、林耀华、马学良、黄苗子、王蒙、萧璋、何兹全、刘乃和、郭预衡、〔美〕欧达伟等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研究室、全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有关单位代表,我校校长陆善镇、党委副书记范国英、副校长郑师渠参加了座谈会。
1997年9月
王雁、史燕涛获评“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吴家国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启功为市总工会“职业道德明星”;启功、蒋人璧为市教育工会“师德先进个人”;钟敬文、启功、刘家和、蒋人璧、孟韵池、蒋盛邦、王炎华、孟茂为北京师范大学“师德标兵”。
1998年3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全国政协贵宾厅举行“钟敬文先生九旬晋六大寿暨《人世文丛》出版”座谈会。
1998年11月
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我校中文系教授、96岁高龄的钟敬文先生作题为《谈读书》的学术报告。
1999年2月
春节前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副部长周远清一行来到钟敬文、启功、陶大镛、白寿彝等著名教授家中,给老教授们拜年。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延东等也在春节前先后看望了钟敬文教授。
1999年2月
春节前夕,袁贵仁书记、陆善镇校长等全体校领导分别看望了王梓坤、钟敬文、启功、陶大镛、黄祖洽、孙儒泳、刘伯里等院士、知名教授和部分离休老干部。
1999年3月
中文系举办“钟敬文教授九七华诞学术研讨会”,为钟敬文先生祝寿并庆贺他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出版,该书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部民俗学教科书。钟敬文、郭预衡、郭志刚、刘象愚、童庆炳、赵仁珪、王富仁等教授与近百名中文系师生参加研讨会。
1999年4月
学校举行“祝贺白寿彝教授90华诞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宗教局、民盟中央、国家民委、全国人大民委、全国政协民委、中国史学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回族协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以及著名学者季羡林、钟敬文、刘大年、王钟翰、何兹全、戴逸、田余庆、齐世荣、金冲及、蔡美彪等出席了大会。党委书记袁贵仁和校长陆善镇在庆祝会上致辞,对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全书出版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分别致信、致电或以其他方式向白寿彝教授表示祝贺。
1999年9月
由中文系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儿童文学教学研讨会”召开。副校长郑师渠、台湾台东师范学院校长方荣爵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发表讲话。钟敬文教授就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发展儿童文学的重大社会意义等发表演讲。
1999年9月
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获奖名单公布,我校获五项奖励。顾诚的《南明史》、黄济的《教育哲学通论》、张美妮的《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获正式奖;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获提名奖。
1999年9月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学校领导分别看望了启功、钟敬文、陶大镛、黄祖洽、王梓坤、何兹全、赵光贤、孙儒泳、刘伯里、萧璋等著名教授,向他们祝贺节日,并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999年10月
曾宪梓教育基金会1999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推荐、评审工作结束,我校13名教师获得奖励:一等奖:钟敬文;二等奖:舒华;三等奖:马本堃、裴娣娜、施建中、朱文祥、邢文英、宋杰、周流溪、朱啟疆、沈长宁、樊美筠、申继亮。
2000年3月
我校举行祝贺钟敬文先生九十八寿辰暨《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刊行发布会。中央统战部三局局长韩雁、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北大知名教授张岱年等,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副书记范国英、宣传部部长白光耀以及中文系全体教授到会向钟敬文先生祝寿,并祝贺其新著《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正式出版。文化部、社科院等单位的社会各界人士、知名学者向钟先生发来贺电、贺信。
2000年6月
根据200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钟敬文(中文系)、张海明(中文系)、赵春明(经济系)、吴向东(哲学系)、张越(史学所)、耿骞(信息学院)申报的6项课题通过专家评审,获得资助,资助经费总额为27.6万元。
2001年1月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和人事司、直属办、办公厅的负责人在校长袁贵仁的陪同下,看望了钟敬文先生和启功先生。
2001年4月
根据学校2001年研究生培养工作优秀奖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奖评选结果,中文系、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研究生培养工作一等奖,发展心理所、历史系、教育系、数学系、物理系和资环系获得二等奖;中文系钟敬文、低能物理所黄祖洽、教育系黄济、哲学系袁贵仁以及发展心理所林崇德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特等奖,中文系童庆炳、心理系张厚粲、法政所张静如、经济学院王善迈、哲学系周桂钿、比较教育所顾明远、艺术系黄会林、历史系黎虎、物理系马本堃、生命科学学院郑光美、天文系李宗伟、数学系陆善镇、化学系金林培、信息学院何克抗和资环系朱启疆获得优秀奖。
2001年5月
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校共有10项成果获奖。其中,中文系钟敬文主持的《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资环系赵济主持的《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信息科学学院裴留庆为主要完成人的《信息与电子科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启功、顾明远、林崇德、康仲远、黄秀梨、乌美娜、舒华、葛岳静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第四。
2001年6月
在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共有27项成果获奖。其中,白寿彝教授的《中国通史》荣获特等奖,袁贵仁教授的《邓小平价值观研究》、顾明远教授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刘宁教授的《俄国文学批评史》、聂石樵教授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伍铁平教授的《模糊语言学》和王向远教授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获得一等奖;韩震教授的《重建理性主义信念》、董志铁教授的《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钟敬文教授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杨利慧教授的《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白暴力教授的《价值与价格理论》、沈越教授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探源》、唐任伍教授的《管理审视——中外经济管理比较研究》、杨冠琼副教授的《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姚梅林副教授的《学习规律》、孙喜亭教授的《再论科学技术·生产力·教育》、毛亚庆副教授的《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方法论研究》、张斌贤教授的《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研究》、檀传宝教授的《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靳希斌教授的《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申继亮教授的《教师素质论纲》、杨共乐教授的《罗马社会经济研究》、瞿林东教授的《中国史学史纲》、刘勇教授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郭英德教授的《明清传奇史》、邹红教授的《焦菊隐戏剧理论研究》获得二等奖。
2001年11月
“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光远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央文史馆馆长启功先生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我校钟敬文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2002年1月
中文系举行庆祝钟敬文先生百岁生日祝寿会。启功先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我校副校长谢维和以及文化界人士参加祝寿会。
2002年1月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我校教授钟敬文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2002年1月
钟敬文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2004年11月
我校文学院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铁梁教授获2004年度“钟敬文民俗学奖”。
2006年12月
由著名民俗学家、我校资深教授钟敬文先生生前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研究”成果《中国民俗史》(六卷本)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2007年4月
由文学院钟敬文教授生前主持、后由文学院萧放教授负责组织撰写的《中国民俗史》、由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白暴力教授主持的《价值价格通论》两项成果被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专家鉴定为优秀。
2008年6月
“《中国民俗史》(六卷本)首发式暨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研讨会”召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国祚、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学校党委副书记唐伟等到会祝贺。
2010年11月
我校26项成果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钟敬文、萧放主编的《中国民俗史》(六卷本)荣获特等奖,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