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篇

顾明远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男,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兼首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妻子周蕖,系周建人(鲁迅之弟)与王蕴茹夫妇之三女,同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教育学部

相关学科

比较教育学

相关事件

1978年3月
校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小组。成员为浦安修、顾明远、汪兆娣。
1979年7月
经校党委讨论决定,杨迈任外语系副系主任代系主任,张延祜任体育系副系主任代系主任,罗承忠任数学系副系主任,梁绍荣任物理系副系主任,邬翊光任地理系副系主任,尹俊华、罗鸿楷、冒海天任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冒海天兼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周瑞英、颜一鸣任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武静寰任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兼),李之保、韦云法任自然科学处副处长,陈尔玉任研究生办公室副主任,徐鸿武任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已免),李容任实验学校部副主任,陈宪章、丁克任图书馆副馆长,安东普、关汝键、杨兆英、陈凤歧、薛志祥任总务处副处长,蔡孝浚任基建处副处长;免去李之保的地理系副系主任职务,免去丁尔升、顾明远、孟月乔的原教育革命处副处长职务。
1979年8月
经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研究,同意聂菊荪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兼),任炎任哲学系系主任(兼);陶大镛任经济系系主任,顾明远任教育系系主任兼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马燮如任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振稼任社会科学处处长,金永龄任自然科学处处长兼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王适安任教务处处长,刘超任实验学校部主任(兼一附中校长、总支书记);王寿图任总务处处长,韩国斌任基建处处长;同意免去王适安的原教育革命处处长、金永龄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韩国斌的原校务处处长职务。
1980年8月
我校教育系主任兼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顾明远教授任中国教育代表团团长,到日本参加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第4次大会,顾明远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三十年》的报告。
1980年11月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批复:同意我校第6次党代会选举结果。党委委员35名:聂菊荪、王正之、李家齐、肖敬若、何秀琴、浦安修、王树人、何家斗、胡斅贽、郭敬、严士健、胡恒立、纵瑞堂、贾立民、汪堃仁、刘友渔、郭子玉、韩绍祥、王寿图、王桂筠、任炎、王适安、李秀杰、李之保、崔恒顾、魏德俊、李修生、金永龄、顾明远、刘亚堉、戴洵、刘漠、许建辉、李峰、李容。党委常委13名:聂菊荪、王正之、浦安修、胡斅贽、李家齐、肖敬若、郭敬、纵瑞堂、何秀琴、胡恒立、刘友渔、王树人、金永龄。校党委纪律委员会书记为浦安修,副书记为晨虹。
1980年11月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斯达特教授和讲师爱尔素伯女士来我校同教育系顾明远、尹德新及部分教师、研究生举行座谈,我校教科所陈友松也参加了座谈。斯达特教授介绍了自己新的研究成果——关于世界教育的现状和趋势。
1981年5月
教育部召开《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分编委会筹备组扩大会,正式成立了教育卷分编辑委员会,由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任主任,我校毛礼锐、陈景磐、王焕勋任分编委委员,顾明远任分编委委员兼外国教育史编写组副主编,黄济任教育科学总论编写组副主编,章志光任教育心理学编写组副主编。
1981年6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核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我校陶大镛、王焕勋、顾明远、钟敬文、白寿彝、严士健、黄祖洽、汪堃仁8位同志被确定为首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1年9月
第3次校务会议通过:任命:杨迈为外语系系主任;张延祜为体育系系主任;尹德新为教育系系主任,林嘉绥、祖二春为副系主任;朱智贤为心理系副系主任;王桂筠为研究生管理处处长,王文瑞、陈尔玉为副处长。免去:顾明远教育系系主任职务;王文瑞历史系副系主任职务;陈尔玉研究生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1981年9月
教育系、心理学系、外教所联合召开报告会。陈景磐、毛礼锐、顾明远3位教授、副教授分别作《向伟大的教育家鲁迅先生学习》等学术报告;中文系举行报告会,由钟敬文教授作《作为民间文艺学者的鲁迅》的学术报告,以纪念鲁迅100周年诞辰。
1982年1月
教育部批复:同意我校由白寿彝、汪堃仁、王于畊、王焕勋、冯克嘉、齐振海、朱智贤、严士健、陈光旭、陈景磐、纵瑞堂、陆宗达、何兹全、杨圭南、金永龄、周廷儒、张禾瑞、张静如、钟敬文、陶大镛、顾明远、聂菊荪、黄祖洽、喀兴林24位同志组成学位评定委员会。
1983年3月
我校严士健、顾明远被增补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郭预衡、张志贤、冯克嘉为评议组特约成员。此前,汪堃仁、黄祖洽、白寿彝、钟敬文、王焕勋、陶大镛6位教授已是有关评议组成员。
1983年5月
学校举行第十五次学代会。校领导胡斅贽、王梓坤、陈静波、顾明远等出席并讲话。陈勇代表第14届学生会作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修改后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章程》,并对“北师大学生会会徽”和“北师大学生会红旗竞赛标准和办法”做了说明;大会选举产生了第15届学生委员会,米勇任主席。
1983年10月
我校有9名教授、副教授、助理研究员参加教育部组织的1986—2000年基础科学研究规划小组。天文系冯克嘉、何香涛参加天文学小组;生物系薛绍白参加生物学小组;地理系张兰生参加地学小组;物理系方福康参加物理学小组;地理系赵济参加遥感小组;低能核物理所周瑞英、丁训良参加核技术小组,并分别为该组组长和秘书;外国教育研究所的顾明远参加了教育科学规划小组。
1983年10月
冯克嘉、何香涛、薛绍白、张兰生、方福康、赵济、周瑞英、丁训良、顾明远9名教授、副教授参加教育部基础研究规划组。
1983年10月
教育部发出编写《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和《中国人名词典》(教育界部分)的通知,学校决定《当代中国》教育卷由顾明远负责,教育口三单位指定人员编写;《中国人名词典》(教育界部分)由校长办公室邀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提出名单,报党委审定后,再报教育部平衡。名单确立后,由校长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组编写,副校长肖敬若主持这项工作。
1984年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第2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专业名单。我校比较教育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生态学5个学科增列为博士点,顾明远、黄药眠、启功、俞敏、孙儒泳、黄济、赵光贤、陆善镇8位教授新增为博士生导师,还增加了如下19个硕士学位学科(或专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德育原理、外国教育史、幼儿教育学、教材教法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现代汉语、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世界文学、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应用数学、无线电物理和无线电电子学(无线电电力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与遥感、生态学。
1984年1月
学校决定推荐顾明远副校长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会”理事。
1984年8月
经中共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方福康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顾明远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胡恒立、李英民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于畊任北京师范大学顾问,免去其副校长职务;免去浦安修、胡斅贽的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职务;免去肖敬若、郭敬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职务;免去贾震的北京师范大学顾问职务。
1984年8月
经教育部党组批准,我校新的党政领导班子已组成,成员是:党委书记:陈静波;副书记:李家齐、胡恒立、李英民;校长:王梓坤;副校长:方福康、纵瑞堂、顾明远、金永龄(随后任命)。
1984年9月
我校近万名师生员工和家属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600多名师生参加了我校的集会。我校领导陈静波、王梓坤、方福康、李家齐、胡恒立、纵瑞堂、顾明远及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领导出席了集会。大会由校党委常委、青年部部长刘友渔主持,副校长方福康讲了话。我校文艺团体和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参加了联欢演出。
1984年10月
学校任命毕淑芝为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迟恩莲为副所长;顾明远不再兼任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职务。
1985年1月
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研究生院正式成立,副校长方福康兼任院长。校党政领导方福康、陈静波、顾明远、纵瑞堂等出席了成立大会。
1985年2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学科评议组第2届成员名单,我校9位同志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第2届成员。他们是:陶大镛、张静如、顾明远、黄济、田继宗、俞敏、严士健、黄祖洽、孙儒泳。
1985年3月
学校召开毕业生工作会议。校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顾明远和教育部学生司调配处处长胡守律参加了会议,并就如何正确理解、贯彻文件精神和搞好毕业分配工作发表讲话。
1985年4月
谢纪峰任中文系副系主任;胡岗任物理系副系主任;顾明远兼任高校干部进修班主任,马鸿儒任高校干部进修班副主任;苗中正任总务处副处长。
1985年5月
副校长顾明远会见日本神户女保大学校长鰺坂二夫、学生部长榎茂鰺行、教务部长松平进一行。
1985年5月
我校举行美国、英国留学生学习结业仪式。副校长顾明远出席并讲话。
1985年6月
由校长提名,原教育部批准,我校第2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由以下24人组成:方福康(主席);顾明远、刘若庄、郭预衡(均为副主席);尹承烈、孙儒泳、孙永生、朱智贤、刘家和、齐振海、严士健、何香涛、何兹全、汪堃仁、周廷儒、张至善、武吉华、张静如、俞敏、钱瑗、黄济、黄祖洽、喀兴林、童庆炳。
1985年6月
北师大中学政治课骨干教师进修班(第三期)举行结业典礼。教育部中教司副司长卓晴君、我校副校长顾明远、党委副书记胡恒立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了典礼。
1985年6月
副校长顾明远会见南斯拉夫教育考察团全体成员,并介绍我国的教育政策和体制。
1985年7月
学校举行198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共有826名本科毕业生。王梓坤、陈静波、纵瑞堂、顾明远、李家齐、胡恒立、张兰生、刘友渔等出席。校长王梓坤出席典礼并讲话。
1985年7月
由全国政协委员萨空了、廖沫沙、项子明、贾震等组成的调查工作组来我校召开座谈会,了解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情况。王梓坤、陈静波、顾明远等校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1985年7月
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成立教育管理学院,同时撤销高校干部培训班。顾明远任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兼),李之保、冒海天任副院长。
1985年8月
学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研讨会,原全国教育工会主席、现中国教育工会分党组书记方明,北京市教育工会主席孙军,我校党委副书记李家齐,副校长顾明远,校工会主席刘亚堉及全校29个单位的部分党、政、工会干部以及教师、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
1985年9月
学校举行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成立大会。我校校长王梓坤、党委书记陈静波、副校长方福康、顾明远、纵瑞堂等参加成立大会,国家教委有关方面负责人也参加大会。
1985年9月
我校召开“高等物理教育研究座谈会”。会议决定成立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协作组”,其常务机构设在我校,物理系李平副教授担任组长。教委高教一司副司长郑启明、我校副校长顾明远出席会议并讲话。
1985年9月
由文化部委托我校图书馆系举办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干部专修科举行开学典礼。文化部副部长丁峤、国家民委文化司副司长殷海山、我校副校长顾明远等到会并讲话。
1985年10月
我校召开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讨论会,副校长顾明远主持了研讨会。全国教育科学会会长张承先到会并讲话。
1985年12月
我校外国教育研究所召开庆祝会,庆祝建所2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副秘书长郝克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中宣部教育局局长陆钦仪以及我校校长王梓坤、副校长顾明远等有关方面领导到会祝贺并就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发表讲话。
1986年1月
学校召开由各系、所、部、处党政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传达广东教改会精神,布置放假前校内主要工作安排。校领导王梓坤、方福康、顾明远、纵瑞堂、李家齐、胡恒立、李英民等参加会议。根据国家教委的部署,我校负责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目录修订工作。
1986年1月
学校举行参战校友事迹报告会,邀请张元生、陈寅、刘尧3位参战校友及石家庄陆军学校三大队副政委王东、十五中队教导员孙大槐为千余名师生代表作参战事迹报告。校长王梓坤、校党委书记方福康、校党委副书记李家齐、副校长顾明远及党委青年部、体育系、化学系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报告会,李家齐在会上讲话。
1986年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到我校参加中青年教师座谈会。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彭珮云,国家教委办公厅主任李健、《中国教育报》总编潘铭等陪同来校。校长王梓坤在座谈会上向李鹏等领导同志汇报了我校的工作情况,方福康、顾明远、金永龄、陶卫、吴猛、马樟根、张启元、袁行榘先后发言。李鹏在座谈会上说,教育工作很重要,要搞好教育工作必须搞好师范教育,国家教育应该在师范教育方面多下力量。教师是教育行业的“工作母机”,而师范大学正是生产这种“工作母机”的。北师大在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中肩负着比其他学校更为重要的任务,希望北师大的教职工能增强信心,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多做贡献。座谈会后,李鹏、何东昌、彭珮云等专程去教工宿舍看望了白寿彝、启功、汪堃仁等几位70多岁高龄的老教授,赞扬了他们的工作,并虚心向他们请教。李鹏告诉校党政负责人说,要尽量为这些老先生创造好的条件,使他们在晚年工作、学习、生活得更好。
1986年4月
副校长顾明远与美国康尼狄格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布克先生会谈,双方就互派留学生、扩大校际交流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1986年4月
由副校长顾明远教授任主编的、有600多万字、22个分卷、约2万条词目的巨型工具书《教育大词典》开始编纂。
1986年8月
经国家教委党组批准,我校副校长顾明远教授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小组成员。
1986年9月
国家教委党组批复,同意我校第7次党代会选举结果。方福康、王梓坤、王振稼、王树人、李家齐、李英民、吴碧华、张文启、严驳非、胡恒立、顾明远为党委常委。方福康任党委书记,李英民、胡恒立任党委副书记;李家齐任纪委书记。
1986年12月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共同发起的项目“中加语言培训中心”签字仪式在我校举行。加拿大使馆官员、中加语言培训中心甲方主任海伦、国家教委外事局负责人和我校王梓坤、顾明远等领导同志出席。
1987年3月
加拿大对外关系部长莫尼克·郎德里及其丈夫来我校访问。陪同来校的还有加拿大驻我国大使及其他官员。国家教委负责人黄辛白,我校校长王梓坤,副校长顾明远、王振稼,中加语言中心主任陈忠文及胡敏、袁行榘、钱瑗等出席了欢迎仪式。校长王梓坤在仪式上讲话。
1987年3月
研究生院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召开全校研究生工作会议。各系(所)负责研究生工作的系主任(所长)都出席了会议,副校长顾明远到会并讲话,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童庆炳主持。
1987年4月
全校春季运动会开幕。18个系科、51个部门工会共2100多名教职学工参加了数十个项目的比赛。副校长顾明远致开幕词。
1987年5月
艺术系为首届毕业生举行了专场音乐会。艺术系系主任张啸虎教授及顾明远、郝允祥、许统乔、李家齐、聂菊荪、肖敬若、王正之、胡教贽等出席。
1987年6月
国家教委通知,顾明远副校长兼任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党委书记方福康不再兼任这一职务。
1987年9月
研究生院举行1987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迎新大会,有千余名在校研究生及部分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参加。校长王梓坤、党委书记方福康及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出席大会。1987年我校共录取硕士生365名,博士生32名,研究生班研究生15名。今年入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共494人。
1987年11月
全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与全国高等师范教育管理学会第三届年会在我校举行。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肖岩主持开幕式,全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筹备组组长王梓坤致开幕词,筹备组负责人顾明远作筹备工作报告,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作重要讲话。王梓坤任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袁运开、金长泽、顾明远任副理事长。
1987年12月
受国家教委的委托,我校承担五四学制成套系列教材编写工作,国家教委教材办公室主任游名钧及我校副校长顾明远出席动员大会。
1988年1月
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研究决定,顾明远兼任国家教委华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1988年3月
学校召开全校党政干部会议,传达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布置学校各项工作。校长王梓坤、党委书记方福康传达了李鹏、何东昌、朱开轩等领导同志在全国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就如何贯彻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竞争机制合理引入学校等问题及我校近期内着重要抓的几项工作作了讲话。副校长顾明远、郝允祥、吴猛分别就提高教学质量、后勤改革等问题讲话。
1988年3月
现代化教育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中美之间首次利用“微型计算机语言图形、图像系统在太平洋两岸举行远距离教学和会议示范表演”。校长王梓坤,副校长顾明远、郝允祥应用微型机交互式远距离教学系统,分别与哈佛大学校长布克先生、纽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卜汉姆先生、波士顿医学院院长桑德森先生对话,互相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建立了进一步合作与交流的关系。
1988年3月
副校长许嘉璐主持召开全校文科系所科研负责人会议,研究文科重点学科建设问题,决定设立我校青年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继续举办我校文科青年教师论文竞赛,对我校文科系所承担的计划内科研课题进行核查,并提出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校长王梓坤、副校长顾明远到会听取了系所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1988年4月
教育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二期全国高校总务长进修班结业,国家教委副主任刘忠德、我校副校长兼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出席结业仪式并讲话。
1988年5月
副校长顾明远参加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召开的座谈会,讨论我国到2000年以前教育发展的战略问题。
1988年5月
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的“教育系改革座谈会”在我校举行。教育界老前辈顾明远、刘佛年、滕大春、邹友华、李秉德、王承绪等教授以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的代表、国家教委有关同志和部分新闻单位记者参加了座谈会。会议就教育系应如何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以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分配和教育、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讨论,对师范司提出的“关于教育系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了意见。
1988年6月
校研究生会为1988届研究生举行欢送会。校长王梓坤、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副院长童庆炳及部分系所领导、研究生导师参加了欢送会。
1988年6月
学校成立读书指导中心。校领导王梓坤、方福康、许嘉璐、许统乔、顾明远及三联出版社总编辑、《读书》杂志主编沈昌文,《博览群书》主编韩嗣仪等参加了成立大会。
1988年6月
我校召开文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总结会议。校长王梓坤、副校长许嘉璐、顾明远、教务长张兰生、文科各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系主任和参评课教研室主任及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
1988年6月
校长办公会议通过北京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名单:主任王梓坤;副主任方福康、顾明远、许嘉璐、郝允祥;王永潮、王德胜、田继宗、刘宁、刘若庄、孙儒泳、严士健、陈木法、吴永仁、何香涛、沈复兴、纵瑞堂、周之良、张兰生、张至善、杨展如、林崇德、俞敏、胡恒立、陶大镛、袁行榘、袁名敦、韩俊才、黄济、黄祖洽、龚书铎、童庆炳、彭聃龄为委员;王树人、韩绍祥、胡祖莹、马樟根为秘书组成员。
1988年9月
我校研究生院举行1988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长王梓坤,党委书记方福康,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部分系主任、研究生导师及新入学的近450名研究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1988年9月
我校实验小学举行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中顾委常委肖克、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岳琦、中顾委委员浦安修、我校副校长顾明远、中央教科所周兴林、市教育局的有关同志、实验小学的在校生及历届校友参加了庆祝会。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康克清同志亲笔致信小学尤素湘校长,祝贺实验小学30年校庆,并向全校师生致以敬意。
1988年10月
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审会议”,我校顾明远教授、许嘉璐教授和物理系梁绍荣教授以评委资格参加了会议。
1988年10月
以我校副校长顾明远为团长的中国幼儿师范教育代表团一行8人赴日本访问。
1988年11月
副校长顾明远主持召开全校各系、所主任和主管教学、研究生工作的副系、所主任会议,公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学优秀成果评选工作暂行办法》,布置了1988—1989年度教学优秀成果评选工作。
1988年12月
学校通过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校评选工作组名单,胡祖莹为组长;杨光、张锐为副组长。同时通过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校评审委员会名单:顾明远、张兰生、李英民、孙永生、王家銮、喀兴林、吴永仁、郑光美、武吉华、贾书圣、白子平、童庆炳、郭志刚、黎虎、王策三、章志光、齐振海、朱元珍、钱瑗。
1989年1月
加拿大CIDA官员伊莲晶、驻华使馆参赞吴德豪,来校就“中加语言培训中心”1989—1993年执行计划草案进行商讨。王振稼、顾明远副校长以及培训中心中加双方主任、外事处长接待并参加讨论。
1989年3月
校长王梓坤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会议讨论以下内容:顾明远副校长通报了关于申请博士点导师及硕士点会议精神;王树人汇报了定编工作进展及工作方案;研究了成立北校管理委员会的决定;决定发给自费走读生每人每月8元的物价补贴;关于筹备新中国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有关事宜。
1989年7月
日本数学教育家、幼儿教育家,我校客座教授横地清先生,向我校赠书20000余册。顾明远副校长出席赠书仪式并讲话,出席赠书仪式的还有图书馆馆长金宏达、数学系主任王寯骧、教授钟善基等。
1989年9月
举行庆祝第五届教师节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李铁映,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副秘书长李世忠,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朱开轩等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校长方福康主持,我校党政领导李英民、许统乔、顾明远、许嘉璐、郝允祥、吴猛、吴碧华等也出席座谈会。李鹏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后,李铁映同志在校长方福康的陪同下到宿舍看望同学。
1989年9月
举行研究生开学典礼,研究生院副院长范国英主持大会,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致辞。
1989年10月
应化学系放辐化研究室陈文琇教授邀请,英国东北威尔士大学专家纳娃博士来校访问,先后就辐射化学及光学内容作三次学术报告,副校长顾明远会见来宾。
1989年10月
国家教委师范司委托我校教育系主持召开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研讨会。我校顾明远副校长到会讲话。
1989年12月
我校举行聘请著名国际活动家、作家陈香梅女士为中文系客座教授的仪式。副校长顾明远和许嘉璐出席授聘仪式,顾明远代表学校致辞。
1989年12月
副校长顾明远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集中讨论关于1990年招生计划相关工作。
1989年12月
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表彰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我校共有13项成果获得奖励,顾明远副校长代表获奖高校发言。
1990年2月
我校外事处李双利、郑民、顾明远、吴猛四人应日本TSD株式会社松崎务的邀请,赴日本商谈接受援助项目有关事宜。
1990年2月
历史系召开赵光贤教授执教50年暨80寿辰座谈会,副校长顾明远,白寿彝、王梓坤等人以及赵先生多年的挚友、弟子和历史系教师共7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1990年3月
我校在图书馆举行“门脇教授向北师大赠送医疗设备仪式”,接受日本神奈川齿科大学教授、我校客座教授门脇赠送的两台牙科综合治疗台,并对门脇先生的代表、我校中日教育交流顾问田中先生表示欢迎。副校长吴猛主持仪式,副校长顾明远发表讲话。
1990年3月
我校同意顾明远、严士健两位教授受聘为出国留学专家评议组成员。
1990年5月
我校哲学系和社会科学处召开“哲学与当代教育的发展”学术讨论会,我校及北京和上海等14个城市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讨论会,副校长顾明远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讲话。
1990年5月
来自东北、西北、华北及有关部委的106名督导培训班学员,在我校教育管理学院经过两个半月的进修学习,圆满完成学业并全部顺利结业。国家教委督导司司长郑君明,我校副校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等出席。
1990年5月
首届全国跨学科的学术会议——“教育、科技与人”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35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60篇论文。我校校长方福康教授到会并讲话,副校长郝允祥、顾明远教授分别参加了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发表了讲话。
1990年6月
国家教育委员会聘请我校顾明远教授为中英友好奖学金第二届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1990年8月
我校副校长、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雷洁琼,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韩怀智等领导同志出席。
1990年8月
受国家教委人事司、国家教委督导司委托,教育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三期教育外事干部培训班,第九、第十期教育督导人员培训班开班。国家教委人事司司长谢锡迎、国际合作司司长于富增、副校长顾明远参加了外事班开班式。
1990年10月
高校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召开了我校进修教师工作会议。副校长顾明远、培训中心负责同志以及校内部分系、所主管教师进修工作的同志出席了会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第四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科专业及博士生导师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等8个专业增列为博士点,齐振海等22位教授新增为博士生导师。
1990年12月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受聘为留学生部客座教授,副校长顾明远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刘庆福主任向梅葆玖先生颁发了聘书。
1990年12月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编辑部在我校召开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前瞻”理论研讨会。我校副校长、《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主编、教育理论家顾明远教授出席研讨会并作了发言。
1990年12月
国家教委博士生培养典型抽样调查北京专家调查组来我校,对数学系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博士点和儿童心理研究所的发展心理学专业博士点进行了两天抽样调查。我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教授向调查组介绍了有关情况,调查组的专家阅读了这两个博士点已毕业博士生的论文并参观了博士生导师、博士生的优秀科研成果展览,与博士生和导师代表举行了座谈。
1991年2月
国家教委任命冯文林、杨国昌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免去郝允祥、顾明远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职务。
1991年3月
研究生院召开第四批新增博士生导师座谈会,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教授主持会议。
1991年10月
校纪委组织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总支(直属支部)书记、纪检委员,学校各系所部处的主要党员负责人,共106人参加党纪条规考试,占应考人数的79%。王梓坤、顾明远等一批教授也以党委委员等党内身份积极参加了考试。
1991年10月
按照国家教委“关于做好1991年发放政府特殊津贴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校顾明远等31位同志为1991年政府特殊津贴首批被批准人选。
1991年11月
我校心理系在英东教育楼的学术会堂隆重举行建系10周年的纪念活动。校长方福康,党委书记周之良,副校长杨国昌,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我校教育学科的老教授王焕勋、谢斯骏、黄济等参加活动。
1991年12月
北京市教育工会等上级单位批示的北京市优秀教师名单: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教授,郑光美教授,副系主任郑日昌副教授,低能核物理所副所长颜一鸣教授,胡岗教授,安宝生讲师,校党总支副书记贾书圣副教授,社科处处长袁贵仁副教授,实验中学一级教师李瑞敏(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胡永生。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何炳珍(女),人事处副处长呼中陶,北京师范大学工人董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董振民。
1991年12月
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教授应邀赴日考察,以了解日本高等教育情况,并就与日本福岛大学交流问题进行商讨。
1991年12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核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我校10位教授被确定为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们是:张静如、顾明远、王炳照、张厚粲、田继宗、郭志刚、龚书铎、严士健、方福康、孙儒泳。
1992年1月
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会长米特教授、秘书长雷蒙德·瑞巴教授应世界比较教育学会副会长、我校顾明远教授之邀,两位教授专门为外教所的师生作关于德国教育和英国教育的报告。
1992年4月
我校教科所“河北阳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兼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战略探索”课题通过以顾明远教授为组长、由职教司和阳原县同志组成的鉴定组的鉴定。
1993年2月
国务院学位办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文科自批博士生导师工作座谈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3所高校的主管副校长及研究生院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何东昌到会并讲话。我校冯文林、顾明远、范国英、吴家国等出席会议。
1993年3月
为加强对我校申请增列博士点、硕士点工作的领导,学校决定成立“增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冯文林任组长,杨国昌、顾明远、范国英、沈复兴、彭林为组员。在第一次会议上,冯文林、范国英分别介绍了上海会议精神,以及我校增列博士点、硕士点和自批博士生导师工作的方案。
1993年3月
国家教委批复,同意我校由方福康等25人组成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方福康任主席,顾明远、刘若庄任副主席,马本堃、王梓坤、王策三、冯文林、刘伯里、刘家和、孙儒泳、严士健、张兰生、何香涛、陆善镇、张厚粲、张静如、周之良、杨国昌、林崇德、郭志刚、袁贵仁、钱瑗、龚书铎、黄祖洽、薛绍白任委员。
1993年5月
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一行3人赴美国参加“环太平洋地区高等教育评估”研讨会,并顺访日本广岛大学。
1993年8月
研究生院在昌平召开全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45名教授(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名、博士生导师15名),32名副教授。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校长方福康就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学校的管理改革等发表了意见。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就研究生质量标准、如何培养、改进培养方式等问题作主题报告。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张序辉作《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专题报告。最后,副校长冯文林作了总结,就师资队伍问题、学科发展问题、研究生经费问题、管理问题发表了意见。
1993年10月
研究生院邀请我校出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会议的专家座谈,总结我校本次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生导师申报工作的情况,并对下次申报工作提出意见。冯文林、杨国昌、范国英、顾明远、吴家国等到会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
1993年10月
学校召开1992—1993学年优秀研究生及优秀研究生干部表彰会。副校长杨国昌,党委副书记李英民、范国英,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等出席大会。大会共表彰1992—1993学年优秀研究生73人,优秀研究生干部11人,优秀毕业研究生38人。
1994年2月
白寿彝先生85寿诞暨《白寿彝史学论集》出版庆祝会举行。参加这次盛会的,有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民盟中央、国家教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北京市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以及白先生的同事好友、学界名流周林、季羡林、刘大年、苏秉琦、齐世荣、周一良、林业泉、田宗庆、钟敬文、陶大镛、启功、王梓坤、顾明远、赵光贤、何兹全、刘乃和等近200人。副校长许嘉璐致祝词。
1994年3月
研究生院召开第五批新增博士生导师座谈会。院长顾明远介绍了我校博士生培养的现状和远景规划,副院长吴家国就博士生培养工作发表了具体意见,校党委副书记范国英介绍了学校为进入“211工程”所做的具体部署,副校长杨国昌对新增导师提出了几点希望。
1994年7月
我校顾明远、吴家国分别当选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和常务理事。
1994年8月
我校召开博士生培养工作研讨会。应邀到会的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奚广庆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光武教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过增元教授等。校长方福康就我校稳定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导师教书育人、加强管理以及改善办学经费等问题发表了讲话。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作了总结发言。
1994年10月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师范类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我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学会副会长、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教委“211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吴镇柔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3所师范类高校会员单位代表50余人。会议选举了师范类工作委员会领导成员,主任委员顾明远,副主任委员吴家国,委员:郭豫适、王次、田麦久、梁庭望、李丹阳。
1995年4月
我校召开文科科研工作会议。副教务长袁贵仁汇报了“八五”期间科研工作,提出“九五”规划的设想。顾明远、龚书铎、郭志刚教授就如何组织申报科研项目、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结合等问题发了言。国家教委社科司副司长马樟根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就制订“九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目的和科研课题的类型作了报告。
1995年6月
由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和香港中文大学杜祖贻商议设立的“教育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首届评奖结果揭晓。我校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共13人获奖。
1995年6月
由著名教育理论家、我校顾明远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大系》出版。
1995年7月
我校9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校长陆善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方福康、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等及400多名师生出席了仪式。
1995年9月
我校顾明远、成有信、劳凯声、桑新民4位教授参加由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召开的《教育法》的起草工作座谈会。
1995年9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名单:主任:陆善镇;副主任:周之良、王梓坤、方福康、顾明远;顾问:白寿彝、启功、钟敬文、陶大镛。
1995年10月
我校20项社会科学成果获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钟敬文的论文《洪水后兄妹再殖人类神话》、毛礼锐等的专著《中国教育通史》、王焕勋等的专著《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顾明远的《战后苏联教育研究》、林崇德的《学习与发展》获一等奖。孔祥民的《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何兹全的《中国古代社会》、周桂钿的《董学探微》、齐振海主编的《管理哲学》、沈小峰与王德胜的《自然辩证法范畴论》、杨百顺的《比较逻辑史》、童庆炳主编的《现代心理美学》、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郑日昌的论文《对近几年来高考试卷的分析研究》、张必隐与彭聃龄的研究咨询报告《中文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分解贮存》、俞敏的论文《汉藏同源字谱稿》、张日昇的《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成有信的《教育学原理》、符娟明主编的《比较高等教育》获二等奖。
1995年10月
我校顾明远、吴家国参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1995年学术年会,顾明远作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向》的专题报告。
1995年11月
由我校参与发起并组织的海峡两岸与港澳地区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工作办公室主任赵沁平、副主任谢桂华到会。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任组织委员会委员,副院长吴家国参加会议并在大会上作“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全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讲演。
1995年12月
我校召开研究生工作会议。校长陆善镇,副校长袁贵仁、冯文林,党委副书记范国英,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副院长吴家国等领导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冯文林主持会议。顾明远院长向与会同志汇报了我校研究生教育近几年发展的概况。吴家国副院长传达了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的主要精神。
1996年9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基础教育司共同主持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第一次试点工作会议在长春举行,我校顾明远院长等3位教授参加了会议。顾明远教授担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专家指导小组组长,会议决定在我校设立专家指导小组秘书处,负责具体的协调工作。
1996年11月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博士文库》聘请我校王炳照、王策三、何克抗、顾明远、裴娣娜、周桂钿、李毓章、林崇德、杨国昌为1996年度申报论文通讯评审专家。
1997年3月
国家教委批准我校第4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名单,陆善镇任主席,顾明远、杨展如任副主席,王英杰、王梓坤、方福康、冯世平、刘伯里、孙儒泳、陈木法、吴仲达、杨国昌、何香涛、劳凯声、张静如、林崇德、罗钢、郑师渠、赵俊琳、郭志刚、袁贵仁、黄祖洽、彭聃龄、谢绍白、瞿林东为委员。
1997年5月
我校出版社与国家教委基教司、人教社、教科社共同发起组织的中国基础教育图书研究会第一次年会举行。我校副校长、出版社社长杨国昌参加会议,副校长谢维和和顾明远教授作专题报告。
1997年5月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我校张静如、顾明远、王炳照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4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7年5月
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国家教委高教司副司长陈祖福到会并讲话。大会由副校长谢维和主持,校长陆善镇和顾明远教授在会上作了报告。
1997年6月
我校经济学院、研究生院与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工商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工程”合作项目在我校签字。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卢春恒、企业调查总队长黄朗辉、我校副校长杨展如、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经济学院院长杨国昌出席签字仪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卢春恒和企业调查总队长黄朗辉受聘为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1997年6月
校党委举行庆祝建党76周年纪念大会。全校新党员、各总支、直属支部、党员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会议。校党委宣布授予白寿彝、黄祖洽、顾明远、严士健、王永潮、张静如、颜一鸣、曲恒昌、蒋人璧、胡景浩、王艳华、陈玉岭、林福智、钱兴昆、龚乃传15名同志“共产党员标兵”称号。
1997年9月
1997—1998年度“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获奖者共10人,青年教师:寇或(导师:林崇德)、朱红文(导师:齐振海);博士研究生:陈如平(导师:吴式颖)、陶沙(导师:董奇)、王冰(导师:顾明远);硕士研究生:王绽蕊(导师:曲恒昌)、申素平(导师:劳凯声)、王永利(导师:王义高)、许丹(导师:吴忠魁)、詹鑫(导师:邢克超)。
1997年9月
陈木法任研究生院院长;王伯英任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亚明、李和任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周作宇、褚宏启任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免去顾明远的研究生院院长、陈木法的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职务、周作宇的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助理职务。
1997年10月
学校举行裴斯塔洛齐研究中心成立大会。顾明远、王炳照、谢维和、史静寰、杜文唐以及瑞士苏黎世裴斯塔洛齐研究中心主任莱希尔、前主任盖里格先生出席。
1997年10月
我校顾明远、吴家国、孙川参加97研究生教育国际研讨会,顾明远在大会上作题为《试论21世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发言。
1998年11月
由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鉴定会召开。
1998年12月
我校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暨恢复研究生教育20周年”纪念会。国务院学位办综合处处长孙也刚到会,校长陆善镇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发来贺信,顾明远教授为本次会议题词。
1999年4月
陆善镇校长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委和市教工委关于稳定工作的会议精神;讨论了同北京市教委合作举办初等教育学院事宜;讨论了顾明远先生就加强学科教学法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汇报了部分教师座谈会的情况和《1999年度教师调查问卷分析报告》;讨论通过了出版社社长等干部任命工作。
1999年6月
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举行建校15周年庆祝会。校长陆善镇和老年大学名誉校长顾明远参加了会议并致贺辞。
1999年9月
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获奖名单公布,我校获五项奖励。顾诚的《南明史》、黄济的《教育哲学通论》、张美妮的《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获正式奖;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获提名奖。
1999年9月
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举行。我校共申报16项,有11项成果获奖。一等奖: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王英杰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黄济的《教育哲学通论》;二等奖:成有信的《现代教育引论》、冯忠良的《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章志光的《学生品德形成新探·试论品德的心理结构》、孙喜亭的《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几个基本问题》、申继亮的《论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毕淑芝的《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丁尔陞的《现代数学课程论》、冯瑞琴的《计算机与智力心理学》。
2000年3月
经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与服务中心,聘任顾明远为北京师范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吴忠魁、曲恒昌为副主任。
2000年9月
我校人事处、宣传部、新闻中心联合召开“新世纪高校教师社会作用与综合素质展望”座谈会,庆祝第16个教师节。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袁贵仁以及王梓坤院士、刘伯里院士、顾明远教授、林崇德教授等老中青教师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2001年4月
根据学校2001年研究生培养工作优秀奖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奖评选结果,中文系、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研究生培养工作一等奖,发展心理所、历史系、教育系、数学系、物理系和资环系获得二等奖;中文系钟敬文、低能物理所黄祖洽、教育系黄济、哲学系袁贵仁以及发展心理所林崇德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特等奖,中文系童庆炳、心理系张厚粲、法政所张静如、经济学院王善迈、哲学系周桂钿、比较教育所顾明远、艺术系黄会林、历史系黎虎、物理系马本堃、生命科学学院郑光美、天文系李宗伟、数学系陆善镇、化学系金林培、信息学院何克抗和资环系朱启疆获得优秀奖。
2001年5月
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校共有10项成果获奖。其中,中文系钟敬文主持的《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资环系赵济主持的《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信息科学学院裴留庆为主要完成人的《信息与电子科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启功、顾明远、林崇德、康仲远、黄秀梨、乌美娜、舒华、葛岳静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第四。
2001年6月
在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共有27项成果获奖。其中,白寿彝教授的《中国通史》荣获特等奖,袁贵仁教授的《邓小平价值观研究》、顾明远教授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刘宁教授的《俄国文学批评史》、聂石樵教授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伍铁平教授的《模糊语言学》和王向远教授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获得一等奖;韩震教授的《重建理性主义信念》、董志铁教授的《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钟敬文教授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杨利慧教授的《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白暴力教授的《价值与价格理论》、沈越教授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探源》、唐任伍教授的《管理审视——中外经济管理比较研究》、杨冠琼副教授的《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姚梅林副教授的《学习规律》、孙喜亭教授的《再论科学技术·生产力·教育》、毛亚庆副教授的《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方法论研究》、张斌贤教授的《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研究》、檀传宝教授的《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靳希斌教授的《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申继亮教授的《教师素质论纲》、杨共乐教授的《罗马社会经济研究》、瞿林东教授的《中国史学史纲》、刘勇教授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郭英德教授的《明清传奇史》、邹红教授的《焦菊隐戏剧理论研究》获得二等奖。
2002年7月
由我校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在我校开幕。来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近400名知名中小学校长参加论坛。大会的主题为《学校管理创新与质量保障》。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我校校长钟秉林,副校长戴家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校党委书记陈文博出席闭幕式并致辞。
2002年8月
由教育学院承办,我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球学习大会开幕。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我校校长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国的440多位外宾和国内学习问题专家200余人参加大会。
2002年8月
我校举办特级教师校友论坛。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国家总督学柳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等作主题报告。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副校长董奇出席开、闭幕式并讲话。
2002年10月
根据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评选结果,我校白寿彝教授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多卷本)获特等奖;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下),黄楠森、龚书铎、陈先达主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李国钧、王炳照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制度通史》(8卷本)获一等奖;黄济、王策三主编的《现代教育论》,杜育红著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获优秀奖。
2002年12月
成立《中国教师》编辑部,隶属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顾明远教授为《中国教师》编委会主任,劳凯声教授为《中国教师》主编。
2002年12月
成立民办教育认证研究与服务中心,顾明远任中心主任;成立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靳希斌任中心主任;成立反贫困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张秀兰任中心主任;成立中国企业家素质研究中心,唐任伍任中心主任;成立天文观测研究中心,陈黎任中心主任;成立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刘宝元任中心主任;成立基因资源研究中心,王英典任中心主任;成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王金生任中心主任;成立资源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李京任中心主任;成立知识工程研究中心,黄荣怀任中心主任;成立生命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方瑾任中心主任。
2003年10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 校务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文博,副主任钟秉林、王梓坤、方福康、陆善镇、顾明远,启功、陶大镛、何兹全为顾问,樊秀萍为秘书长,委员为毛振明、王宁、王彬、王乃炎、王永炎、王英杰、刘伯里、刘昌明、刘若庄、刘鸿亮、孙儒泳、安宝生、齐晔、何香涛、劳凯声、吴志功、张秀兰、张厚灿、张新时、张静如、杨耕、杨展如、沈越、陈绂、陈新、陈木法、周流溪、呼中陶、林崇德、郑君礼、姚力、姜璐、徐汝梅、晁福林、梁振华、黄祖洽、龚书铎、童庆炳、戴家干、魏国。 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木法,副主任郑师渠、史培军,林学钰、刘家和、王炳照为顾问,高尚玉为秘书长,委员为方维海、车宏生、邓志威、申继亮、刘永平、刘宝元、刘象愚、朱霖、朱志敏、何大澄、张健、张聪、张大勇、张小虎、张斌贤、李翀、李小文、李国英、李洪兴、杨共乐、杨志峰、杨国健、沈复兴、陈黎、陈英和、周星、周作宇、周宏余、胡岗、赵世瑜、唐任伍、殷恒婵、黄荣怀、韩震、赖德胜、廖申白、魏群、瞿林东。
2004年3月
我校举行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座谈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副主任佘志远、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陈之昌,以及教育部社政司领导应邀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我校党委书记陈文博作题为《在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实现大学转型》的发言。著名学者杨静如、顾明远、刘家和、童庆炳、林崇德、杨耕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建议。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师渠主持。
2004年4月
2004年附校工作会议召开。校领导陈文博、钟秉林、郑君礼、樊秀萍以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我校各附校校长、书记、园长,以及会议特邀教育专家顾明远、林崇德、曲恒昌、王本中、朱正威、魏义均、林福智等教授参加会议。
2004年6月
我校顾明远、林崇德、瞿林东、李晓西、王宁、童庆炳、韩震7名教授当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2004年8月
由中国教育学会和我校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我校副校长郑君礼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4年8月
2004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校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钟秉林、副校长董奇及黄祖洽院士、王梓坤院士、刘若庄院士、刘伯里院士、郑光美院士、何兹全教授、顾明远教授等出席。本年度共录取本科生2121人,研究生3572人。
2005年1月
学校成立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组长为陈文博,副组长为郑师渠、史培军,成员有王宁、王一川、王炳林、李晓西、陈光巨、周作宇、林崇德、郑萼、洪成文、顾明远、童庆炳、韩震、潘耀忠、瞿林东。
2005年3月
田家炳基金会教育研讨会“二十一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向”在我校开幕。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教育部港澳台办副主任宋波,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朱善璐,校长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以及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的德育专家、学者和高校、中学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260余人出席。86岁高龄的田家炳先生以及其长子、本次大会主席田庆先参加研讨会。
2005年6月
教育部人事司在我校召开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座谈调研会。教育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李卫红,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人事司综合处处长王光彦,我校党委副书记呼中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顾明远教授及部分北京市知名小学校长参加了会议。
2005年9月
2005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钟秉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校汉语文化学院院长许嘉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科学学院王梓坤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系黄祖洽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学院顾明远教授等出席典礼。
2005年9月
“促进教师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庆祝第21个教师节暨教师教育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先生主持,副校长董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做“教师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题报告。
2006年4月
韩震、顾明远、童庆炳当选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委员。
2007年1月
我校“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附属学校工作会”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教育部国家督学高玉琛等出席会议。副校长樊秀萍作了题为《开拓创新,规范发展,服务地方,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良性快速发展》的工作报告,宣布了“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名单。会议就《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基本标准(讨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规范要求(讨论稿)》进行了讨论。
2007年1月
我校韩震、郑师渠教授当选为北京市社科联第五届副主席;韩震、郑师渠、杨耕、庞丽娟、周流溪、金盛华、刘勇7名教授当选为北京市社科联第五届常委;顾明远教授、张静如教授被推举为北京市社科联第五届顾问。
2007年5月
学校战略发展与政策研究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会议就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专家委员会主任郑师渠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教委、《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参加研讨会。
2007年11月
学校召开庆祝开展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十周年座谈会。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校长钟秉林教授,第一届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明远教授出席座谈会。
2008年4月
第二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等出席开幕式。校长钟秉林致辞。
2008年9月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我校教授张厚粲从教60周年庆典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发来贺电,校长钟秉林发表讲话。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垒等嘉宾到场致贺词。
2008年10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授予顾明远先生荣誉教授称号。
2008年10月
顾明远教授从教60周年庆典暨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助理蔡国英、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克莱茵·索迪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所长马克·贝磊、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中原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育学科学术组织领导人以及教育部有关司局、有关省市教育厅局领导出席庆典。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等发来贺信。校党委书记刘川生代表学校致辞,高度评价了顾明远先生为我校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2008年10月
日 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我校举行。副校长葛剑平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克莱茵·索迪安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教育学家围绕“教育全球化:和谐、差异、共生”的主题展开交流。
2008年12月
我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举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教授,校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管理学院顾明远教授,文学院童庆炳教授,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李晓西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唐伟主持。
2008年12月
学校召开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专家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刘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张静如教授、顾明远教授、王炳照教授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座谈会。
2009年2月
学校聘任顾明远、刘家和、林崇德、童庆炳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原我校资深教授何兹全、陶大镛被聘为荣誉教授。
2009年4月
学校王宁、李晓西、杨耕、林崇德、顾明远、韩震、童庆炳、瞿林东8位教授当选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其中,顾明远当选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晓西、林崇德、瞿林东分别当选为经济学学部、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部、历史学学部召集人。
2009年6月
学校举行教育学部成立大会暨首届教育创新论坛。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钟秉林共同为教育学部揭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育部相关部门、在京国际组织、国外著名大学、国内兄弟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和规划部门、北京著名中小学的领导与代表出席成立大会。大会由常务副校长董奇主持。
2009年12月
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先后获得澳门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和日本创介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2009年12月
学校隆重举行资深教授聘任仪式,顾明远、刘家和、林崇德、童庆炳、王宁、黄会林、瞿林东和王炳照受聘为我校资深教授。校长钟秉林向资深教授颁发了聘书。
2010年1月
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中国教育政策高层论坛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发来贺信。研究院由严隽琪任院长,罗富和、刘川生、钟秉林任理事会理事长,顾明远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王佐书、朱永新、刘复兴、周作宇等任副院长,庞丽娟任执行副院长。严隽琪、陈小娅、唐天标、刘川生共同为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揭牌。浙江娃哈哈慈善基金会为研究院捐款200万元。在“中国教育政策高层论坛”上,潘云鹤、饶子和分别围绕工程教育和大学办学特色发展战略作专题报告。叶澜、董奇分别就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我国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其对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作报告。
2010年4月
我校教育家书院揭牌仪式暨“教育家的社会责任”高级研讨会召开。常务副校长董奇为教育家书院揭牌并致辞。教育家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为入驻教育家书院的首批兼职研究员颁发聘书。
2010年5月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我校校长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资深教授顾明远,副校长韩震出席庆典。
2010年6月
师范生免费教育与教师教育创新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光明日报》社总编胡占凡、我校党委书记刘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主持。我校党委副书记王炳林、副校长韩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以及我校免费师范生代表参加会议。
2010年7月
黄济先生九十华诞庆典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我校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等出席庆典。
2010年7月
由我校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承办的“西部基础教育论坛”在鄂尔多斯市举行。我校常务副校长董奇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包崇明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22日,作为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北师大合作附校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召开。
2010年9月
学校举行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领导刘川生、钟秉林、董奇、唐伟、葛剑平、田辉、郝芳华、曹卫东与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等出席了典礼。
2010年9月
“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培训者培训子项目”开班典礼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资深教授顾明远,校党委副书记唐伟,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等出席开学典礼。
2010年12月
“2010·中国基础教育高峰对话”在京召开。我校荣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校长董奇作为邀请嘉宾出席会议并发言。
2010年12月
学校举行成人高等教育55周年庆典大会。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我校党委书记刘川生等题词祝贺。校长钟秉林,我校荣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朱新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晋峰,我校资深教授黄会林等出席大会。副校长陈光巨主持大会。
2011年2月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来贺信。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国务院参事黄尧、我校领导刘川生、钟秉林、董奇,荣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等出席会议。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王湛,以及中组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务院研究室相关领导,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清华大学等兄弟院校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科所等科研机构代表,60余所中高职学校代表300余人参加大会。
2011年3月
比利时弗拉芒区教育部部长斯迈特、比利时驻华大使奈斯一行来访。校长钟秉林、我校荣誉教授顾明远等会见来宾。
2011年5月
学校免费师范生教学实践发展研讨会召开,副校长韩震出席会议,荣誉教授顾明远先生应邀作主题报告。
2011年5月
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在我校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荣誉教授顾明远,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我校常务副校长董奇等出席。
2011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看望慰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我校荣誉教授顾明远先生。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我校党委书记刘川生陪同看望。
2011年10月
“国培计划(2011)——北京师范大学培训班”开班典礼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荣誉教授顾明远,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包华影等出席开班典礼并致辞。
2011年10月
附属中学举办“创新人才·基础教育”研讨会,纪念附属中学成立110周年和钱学森院士诞辰100周年。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我荣誉教授顾明远,校长助理、党校办主任曹卫东出席了开幕式。
2011年12月
教育部民办教育政策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民办教育政策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荣誉会长陶西平,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校荣誉教授顾明远,我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钟秉林出席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