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篇

张新时

 

张新时,生态学家。原籍山东高唐,1934年6月生于河南开封。1955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森林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1)揭示了我国荒漠区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2)提出关于青藏高原植被在“高原地带性”与高原对中国植被地带分布作用的重要论点;(3)提出了较完善与规律性的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带系统与类型;(4)发展群落生态分析系统并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与结构,对现代生态学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5)采用信息科学先进手段与理论将中国“气候―植被关系”与全球生态学的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资源学院

相关学科

植物生态学

相关事件

1999年11月
张新时院士受聘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2000年第二批“973”立项项目《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首席科学家。
1999年12月
学校举行刘昌明、林学钰、张新时三位院士来我校工作欢迎大会。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董奇主持。
2000年4月
我校召开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期检查会议。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陈祖福,检查组组长伍卓群,副组长甘子钊等数十名专家、教授以及我校陈文博书记,袁贵仁校长,郑师渠副校长,校长助理唐伟、王梓坤、黄祖洽,张新时院士等出席会议。
2001年3月
经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生物信息数学研究中心,依托数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模糊系统与模糊信息研究中心,依托数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土地研究中心,依托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依托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光学研究中心,依托物理系。聘任刘来福为生物信息数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洪兴为模糊系统与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克伟为土地研究中心主任;张新时为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大禾为光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4月
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与农业部共同组织申请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启动会议在我校召开。张新时院士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副校长史培军为项目首席助理。副校长董奇、张新时院士以及各课题的负责人和项目的主要学术骨干出席会议。
2001年10月
由张新时院士主持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咨委会“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咨询项目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校长钟秉林出席大会并致辞。
2002年10月
资源所张新时院士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研究、建设和遥感应用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2002年国际亚太地区遥感大会”颁发的科学成就奖。
2003年3月
校领导陈文博、钟秉林、郑师渠会见了我校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我校全国人大常委庞丽娟、全国人大代表陆善镇、何香涛,全国政协常委张新时院士、全国政协委员魏群、黄元河等参加座谈会。
2003年7月
学校决定成立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虚体);撤销资源与环境学院建制。聘请刘昌明院士为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主任;学部成员为李小文、林学钰、张新时、王永炎院士和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研究所、资源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
2003年9月
200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举行。校领导陈文博、钟秉林、郑师渠、吴志功、郑君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以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院系的领导出席了大会。开学典礼由副校长董奇主持。全校2139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2003年10月
学校调整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 校务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文博,副主任钟秉林、王梓坤、方福康、陆善镇、顾明远,启功、陶大镛、何兹全为顾问,樊秀萍为秘书长,委员为毛振明、王宁、王彬、王乃炎、王永炎、王英杰、刘伯里、刘昌明、刘若庄、刘鸿亮、孙儒泳、安宝生、齐晔、何香涛、劳凯声、吴志功、张秀兰、张厚灿、张新时、张静如、杨耕、杨展如、沈越、陈绂、陈新、陈木法、周流溪、呼中陶、林崇德、郑君礼、姚力、姜璐、徐汝梅、晁福林、梁振华、黄祖洽、龚书铎、童庆炳、戴家干、魏国。 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任陈木法,副主任郑师渠、史培军,林学钰、刘家和、王炳照为顾问,高尚玉为秘书长,委员为方维海、车宏生、邓志威、申继亮、刘永平、刘宝元、刘象愚、朱霖、朱志敏、何大澄、张健、张聪、张大勇、张小虎、张斌贤、李翀、李小文、李国英、李洪兴、杨共乐、杨志峰、杨国健、沈复兴、陈黎、陈英和、周星、周作宇、周宏余、胡岗、赵世瑜、唐任伍、殷恒婵、黄荣怀、韩震、赖德胜、廖申白、魏群、瞿林东。
2004年9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源学院张新时教授为师生作题为《楼兰生态圈》的学术报告。